黄巾军背靠淮水列阵,做出了背水一战的架势,对于这些豫州黄巾军来说,如果不能抵抗住汉军的进攻,将只能逃到南部茫茫的群山之中,从此生死无依无靠,只能听天由命,而且如果不能重新占据一块富庶的土地,这些黄巾军将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境地。</p>
所以这一仗对于豫州黄巾军来说,就是决定生死存亡的一战。</p>
在黄巾军阵前的是将近十万黄巾军轻步兵。这些黄巾军被称为士兵都有些不太合适,他们没有盔甲,身上只有一件破破烂烂的单衣,甚至连身体都不能完全遮蔽,他们手中所拿的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武器,大部分人手中都只有一根头部削尖之后在火中烤过的木棍,稍微好些的人手中也只有木叉、锄头之类的农具,更为重要的是,这十万轻步兵老的老,小的小,有些已经头发花白,连站立都要拄着手中的“武器”才能站稳,而最小的甚至只有七八岁,手中拿着和自己的身材极其不相称的武器,他们虽然一脸的稚气,但是目光中透露出来的却是说不出的坚毅。还有的人四肢都已残缺,但是他们依旧一脸麻木的站在阵中,也许是想用自己的身躯抵挡眼前的汉军。</p>
即使以最宽松的眼光来评判,这十万人也不能被称之为士兵,但是正是这些人,虽然看似可怜,在面对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的时候,却表现的极其残暴,屠杀和jianyín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p>
对于汉军来说,不管他们算不算得上士兵,他们头上的黄巾就是他们的罪证,杀掉他们对于汉军来说毫无心理负担。</p>
十万黄巾军轻步兵身后是两排黄巾军重步兵,不过这个重步兵是以黄巾军的标准进行衡量,如果按照汉军的标准,这些人最多也只能算是轻甲步兵。这些重步兵装备着黄巾军中极其罕见的制式铠甲,这些铠甲都是从汉军的身上拔下来的。这些重步兵手中还有一面巨盾,这是这些巨盾的规格却规格各异,有从汉军手中缴获的,有自己制作的,还有人手中拿的干脆就是半块门板或是一块锅盖。</p>
这些重步兵的任务是保护身后的弓箭兵。黄巾军的弓箭兵足足有五万多人,如果这些人手中拿的全部都是大汉的制式长弓,那么将会对汉军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之可惜这些黄巾军弓箭兵手中所拿的大多都是简易的短弓,只有大约五千名弓箭兵拥有大汉的制式长弓,而且由于这些黄巾军弓箭兵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所用的箭矢也不是长弓配套的制式箭矢,所以不能将长弓的威力全部发挥出来。</p>
弓箭兵的身后,是黄巾军在jīng锐步兵,在在汉军的眼里,只有这些黄巾军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士兵,他们全部都是十六道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大多经历过一场以上的实战,平时也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按照手中武器的不同列为不同的方阵,有长枪兵、长戈兵、长刀兵、长剑兵、斧钺兵等兵种,总人数足足有十五人之众,这些人军容整肃,方阵整齐,加上众多的人数,给人造成了极大的威压。</p>
在往后,除了被黄巾死士保护的豫州黄巾军高级将领之外,就是人数超过二十万的黄巾军家眷。由于所有能拿得动武器的男子都已经上了战场,这些家眷里只剩下了妇孺,而黄巾军之所以决定在这里决一死战,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行动困难的家眷。</p>
黄巾军大阵的两侧各有人数超过万人的一队骑兵。在中原腹地的豫州,这些骑兵都是黄巾军辛苦积攒下来的,平时根本不舍得用来作战。但是如今情况危急,他们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把这些最jīng锐的骑兵也派上了战场。</p>
俗话说千人成山,万人成海,而豫州黄巾军的人数更是超过了五十万,这么多人组成的军阵方圆达到数十里,仅仅军阵的正面宽度就达到了将近十里。</p>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汉军上下也有些迟疑。</p>
自从东汉立国以来,汉军还从来没有在一场战役中遇到过这么多的敌人,可以说目前大汉上下没有一个人有指挥如此大规模会战的经验。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仗却不能不打,汉军内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朱儁的身上。</p>
朱儁是目前各路汉军中职务最高的,身为前中郎将的他在开战之初就被授予了统管荆州、豫州、徐州、扬州四州义军的重任,如今各路军马自然以朱儁为首,等待着他的命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