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浮生五味> 第十九章 同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同门(1 / 2)

 赵三七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黑黑的乡下小子了,他的个子窜了起来,眉眼也越发显得清秀,清秀得已经近乎阴柔。

好像他的容貌生来便正是为了应那句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许沅很喜欢清秀的赵三七,看着他的时候就总觉得,如果自己有一个弟弟,那么,他一定也应该和这个孩子一样,长得这么漂亮。

许沅喜欢漂亮的孩子,所以,赵三七的这些小聪明,也因为她对他格外地宠溺,而不值得一提。

他们眼神的一来一往,很是能让有心之人猜到其中的端倪,商予森毫不犹豫地向着钟景庭深施一礼,“先生在上,请受学生商予森一拜。”

宋正宣的瞳孔不自觉地收缩了几下,依常理而言,钟景庭中州四公子的名声,开坛讲学还是略显牵强。但徐少长乃是朝廷恩旨加冕的清流学首,他们二人又师出同门,商予森此举也就隐隐表现出了他的坦然和大气。

聪明人,大家都喜欢,于是赵三七也高高兴兴地在商予森的名字后面,标了一个在现在看来还属于是鬼画符的阿拉伯数字5。

“宋正宣,年二十,谓南郡福州县人氏。”随着赵三七的唱喝,宋正宣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宋正宣,你选哪一个科目?”依然带着三分好奇。

许沅早在科目划分之初便已经料到,这些饱读经书的学子们,一定会不顾一切的选择文史类科目。所以,他们几个人一商量,就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报名的时候,随便问几个问题,然后对于那些更倾向于学习某方面的学子给予一些建议。

而对于那些执意不听劝而又有某方面特长的,则由报名的主试官强行为其择定科目,不服从命令的,一概向后转齐步走,恕不远送。

这也便是赵三七觉得有趣的地方,因为他的手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宋正宣深思熟虑了很久,可还是不愿放弃,“文史类真得满额了?”

赵三七有些心虚,可是又知道身后的主子正瞧着自己呢,于是他胸脯一挺,说道:“自然,咱们还能骗你不成。”

“敢问公子为何事而读书?”却是一直沉默不语的钟景庭发问道。

这个学院,说起来还是在他的逼迫下才成立的,只是,演变成如今的这个样子,却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中。

然而许沅竟率先说服了范祈,而后范祈临阵倒戈,有了这两个人的一唱一喝,徐少长也很快变节,至于那个申屠秀,在这些方面最是没有意见的一个,所以乐得举双手赞同,钟景庭独木难支,只能摇头苦笑着上了贼船。

升平一朝,因为清流的黯然退场,从中央到地方,教育都被彻底地忽视着。而升平帝平生最不屑的便是那些文人墨客,在天子的眼中,那不过是一些蝼蚁,微小而无用。在这种大思想的指导下,朝廷仅余一个半死不活的官中书院,而在地方上,愿意花费巨资创办一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书院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几所民间书院,也都是当地大儒散尽家财,再靠着收取学生的学资粮苦苦支撑。但是,没有科举这个大诱因,读书人一下子较昔日少了数倍不止。

即使官中书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然而文化和教育,依然出现了较大的断层,这也是范祈之所以接受常青藤学院终身教授聘书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曾在几年前读过一本无名游记的许沅,向范祈等人描述了翻过高山、越过大海的另一个国家,在一个叫做英国的地方,早已经成立了一所名叫剑桥的大学。“我们天朝大国,难道还不如那些蛮夷。”

一个女子尚且如此,范祈怎能不为之动容,所以,继裴邺之后,他心甘情愿地为这所常青藤学院出谋献策,丝毫不敢藏私。

而徐少长则在常青藤学院的启发下,于自家后院的梨园,成立了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堂。取名的时候,徐少长犯了懒,抬头看了一眼满目的梨树,就叫了梨园社。

许沅闻听之后,只是感叹了一句,这就是梨园子弟啊,原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宋正宣怔了怔,才说道:“我辈自然是为复兴天朝而读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