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小胜一场
李治只是性格问题,并非昏庸,也不是智力有问题。身处皇帝的位置上以多年,在程务挺的述说中哪能听不出来,李孝好像没有造反谋夺皇位的意思,这么做也是证明他的心迹。
其实武则天也看得出来,但不会说谎话又不怎么圆滑的程务挺,并没想好他应该怎么说,只好照本实发,把发生过的情况实际说了一遍。
李孝那些针对皇后的话,武则天又怎么会听不出来,这让她勃然大怒,转头用一种很特殊的眼光看着李治。
这是因为程务挺还在场,如果只是两个人,武则天恐怕早就爆发了。李孝在拉拢皇上,向皇上表示忠心,同时所做的一切都证明是皇后害他的,这让武则天如何能不气愤。李治没有激动,也没有生气,更没有说一句话,那不是证明李治相信李孝吗?
李治也曾动过废自己的念头,说上官仪他们如何如何,不顾自己反对支持李弘迎回长孙无忌的灵柩和牌位,还陪葬昭陵。在对待两位被幽禁的公主事情上,李治也向自己发火。
李忠、李弘谣言各种各样,如今长安又出现另一种说法,安思乐公主的死也是自己害死的,为的是打击王皇后,保证自己登上皇后位置。如果单纯一件事,恐怕亲生母亲害死女儿的事没人相信,但掺杂着权力、地位,再有后来的一些佐证,就难免不让人怀疑了。
李贤也有所警觉,加快了培植力量,同时也开始对自己不满。这次从郧州兵败回来,没说李孝一句坏话,让武则天怀疑是不是两个人商量好的。
武则天接到密报,长安、洛阳出现各种谣言的时候,她不但震惊同时又有深深的恐惧。
她不知道消息怎么出去的,要说太子李弘这件事上还可能,毕竟有其他人参与。可安思乐公主的事只有自己一人知道,可那些谣传说得和亲眼见到一样,再说最恶毒的是把这一连串的事情联系到一起。
先是安定思公主,再就是李忠,再到李弘,如今又轮到李孝,如果自己再废掉李贤,那不是证明了传言属实吗?
对此让武则天不明所以,可李孝一清二楚。他来自现代社会,更加明白舆论的巨大作用。武则天所做的一切,还有比自己清楚的人吗?击败李贤的并不是自己,是暗中的那个人。其目的李孝一清二楚,就是想挑起自己和武则天的争斗,把自己逼到造反的这条路上来。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iiread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暗中这个人才智高绝,心思慎密,忍耐力也是一流的,每一次都是谋后而动,李孝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李孝的隐匿逍遥计划和想法一次又一次被破坏,如今不得不走到公开对抗武则天的地步。
可这个人是谁,李孝一无所知,对方对李孝却了如指掌。敌暗我明,李孝必然被动。也不服输的李孝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他掌握历史走向,知道很多后世才公开的历史秘密。
在他确定李贤进兵的时候,一面按兵不动,一面派出可靠的人进入长安、洛阳,于是这些谣言出现。李孝相信,这些传言出现,武则天绝对不敢乱动,如果她公开走下去,那就证实这些传言是真的。她不但不敢动自己,恐怕也能保住李贤。
虽然李贤并不像李弘那样,但在对待贺兰敏之这件事上。和李孝毕竟合作过,也能看出来,李贤要比李弘强硬,不像李弘那么温和。
此时程务挺就站在两个人面前,等着皇上和皇后来决定。好半天李治问道:“程爱卿你怎么认为的?”
程务挺当然认为李孝并不想造反,否则他就不会难办了。不会圆滑说假话的他只好说道:“臣认为李孝并无反心,他在半路被人截杀,逃到刘家集,担心前往房州再次被人杀害,隐姓埋名躲起来,也是情有可原。”
武则天心里吃惊,李孝这一手果然高明,已让程务挺相信他并不想造反。如果这些问题弄到朝堂上,恐怕全得这么认为。
高高在上藐视天下的习惯,让武则天是不会认输的。张嘴说道:“他为什么不回长安汇报?为什么不请求皇上庇护?而私养兵将击败太子杀害大唐军队,又怎么解释?”
程务挺心里也不满,他哪知道怎么解释?怎么听着好像自己向着李孝一样。也脱口说道:“臣不知,李孝说他并没有军队,进攻太子兵马的另有其人,并不是他所为。臣的兵马到之后,他是用家将和护卫偷袭抓到叶秋昱先锋官,迫使先锋营投降。在臣回来前,李孝已放了所有人,没有杀害一个,也归还武器和一切物资,所以臣才回长安面奏皇上、皇后。”
武则天气得不行,李孝太鬼,如此一来连程务挺也相信他了。能偷袭活捉主将,俘虏五千军队,那是一般的力量吗?李孝这么做就是想拖延时间,恐怕他自认力量不足以对抗自己,也可能是他还没准备好,不过这一手很高明。
武则天看了一眼没什么态度的李治说道:“皇上,既然李孝无心造反,是被贺兰敏之所害,我看应该赦免他的罪名,召他进京,恢复爵位。”
李治也这么想的,怎么说也是自己儿子,既然他没造反,没去流放地也是被逼的,又不想造反,也就点头说道:“程爱卿,你返回郧州传朕旨意,宣布赦免李孝一切罪名,恢复原来爵位,立即回京,兵马退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