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的人很复杂,官员体系也不完善,他在后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青年,并没当过官,对行政制约手段了解的也有限。只是知道大的方向和方法,什么军政分开,三权分立,可这些眼下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无可奈何的李孝,只好也采用此时的方法,把大权抓到自己手里,然后再慢慢的想办法。
有这个打算,他还是借鉴了后世的经验,那就是把权力尽量分散,不让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掌握太大权力,所以很快就把自己打算的改变传达下去。
在原来的五局基础上成立了教育,交通,军需,通讯,财政和税务,各局,加上原来保留下来的局,共计十几个局,这一来每天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政务院里,不得已把一部分权力下放,李孝只是掌握政策性的事情,还不算太累,有时间来处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出乎大家预料的是,政务院的院长是黄栎,杨凡和林炎成为两个副院长。这个计划下达没几天,名称就全变了,所有人称呼黄栎为黄相,两个副院长也成为左右副相。
为什么,李孝心里清楚,一来院长这个词并不被大家接受,还不习惯。另一方面所有人都看出来,李孝就是宁远的皇帝,那三个执政官是什么?当然是相爷了。
对此李孝并没干涉,这一变动出现太多了问题需要处理,以甘州为首的各地州府开始忙碌起来。情况并不是李孝想的那样,有几个州的刺史和几个县令竟然不辞而别,弃官逃走。是担心李孝失败被牵连,还是不想扶保李孝不得而知。
李孝下令不要追究,让他们离开,重新委派官员,制定相应的制度。这些问题一大堆,每天三位执政官累得晕头转向。黄栎感谢李孝的信任,夜以继日的工作,连一身武功的林炎都感觉到吃不消。
好在一切都以大唐的模式建立,执行大唐律,也就细微之处做一丝变动,但也相当麻烦。
李孝发出的命令是小机构办大事,每个部门严禁机构臃肿,截撤很多冗员,保持机构精简,所以每个部门都不轻松。
其实工作细化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大部分的事情都集中在政务院,大事李孝决定,如此一来李孝也很忙。很懒的他把很多不重要的事推给政务院处理。
李孝把精力全都用在了军队上,对宁远军进行了大量的变化。丁解元成为宁远第一军军长,指挥两个师,韩城为第二军军长,指挥两个师。
因为不再是以前的战斗方式,当然兵种就出现变化,部队终于出现了工兵、骑兵、辎重兵和炮兵,这样一弄,工骑炮辎步,宁远军成为综合作战能力的军队,也一步步迈向正规化。
李孝随后发布了军官将领的职务和军衔,这一套完全和大唐的军制没有关系,在宁远辖区实行了募兵制,取消大唐的府兵制,这一切都让所有人新奇,也让人佩服,只是军费开销一下上升一个台阶。
财政和税收终于分开,晓慧是财政局长,上官婉儿临时成为税务局长,李孝的最亲近的两个人掌握着宁远的财政和税收。
明白的人不说什么,不明白的人很奇怪,如此关键时刻,面对两个方面的大军进逼,李孝不是想办法应对,而是进行内部变革。难道他不知死活?不是李孝不知死活,是他想到了退敌的方法。
分析和情报显示,只要大唐军队不能取得胜利,吐蕃就不会进攻,因为他在等两败俱伤,想坐收渔人之利。这样只要李孝不败,吐蕃就不敢进攻,也不可能进攻。如此一来李孝只剩下面对大唐的三十万军队。
李孝逸心里清楚,他是被架在火上烤,胜自己好不了,败也好不了。李孝可以无视吐蕃二十万大军,恐怕也不会在意大唐的三十万大军。
自己有必胜的把握吗?这次太后通知所有李氏宗亲齐聚洛阳,为什么?李孝逸也心里没底。自己只有打胜仗才能保住命,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随着发出诏命的时间临近,李孝逸也不傻,他想等待结果出来,所以进兵不快,再加上三十万大军集结也不是短时间的事。
春天已悄然过去,盛夏来临,前锋大将朱世勋领兵一万,作为前锋,左路大军是王重山,右路大队左丘畅,他自统大军为中路,向宁远进攻。
李孝把他的王府中心迁移到甘州,李孝逸的兵锋就指向甘州。左路军进攻康定,右路军进攻松州,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稳扎稳打。
李孝逸也顾不得那么多,虽然他是李氏宗亲,但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消灭李孝。后路大军武攸济是干什么的,李孝逸清楚。
当面的宁远军只有两万人,他不知道李孝是打算投降还是打算逃跑,为什么没有做出什么反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