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长第二天一早就开通网络会诊系统,把有关陈晔的所有病历全部上传到老师钟院士的网上,甚至把陈晔如何悬棺探秘,高处滑落,昏迷不醒的全过程都上传至网上。
大概一刻钟,钟院士回应了。“杨伟,我刚才仔细看了你上传的病历,你说已经仔细检查了两遍,没有发现病患头部内外有任何伤痕,找不到任何病患昏迷的原因,是这样的吗?”
“老师,确实是这样,学生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病例,真是无从下手。”
“看了你叙述的病患得病的全过程,我有预感,这个病例就是我正在研究的课题,也是我苦苦求寻的病例,网上多说无益,今天我就带着我的研究团队飞过来,你现在不要有任何动作,等我过来再说。”钟院士做事真是雷厉风行,下午三点钟就带着他的团队来到市医院。没有寒暄和客套,钟院士说必须争分夺秒的投入工作。“老师,要不要把病患转移到急救室来呀?”
杨院长问道。
“不要,病患尽量不要搬动,在病房就可以了。”“那要不要把设备拿过来。”
“你都已经用你的设备检查了两次,再检查也不会有新的发现,所以不需要,我们团队已经带来了新研发的设备,是用来专门探测人脑中的记忆、意识和思维的,如果不出我的所料,马上就可以探测到病患的记忆和思维的衰减信息,遗憾的是,如果是昨天检测,衰减的信息就会很明显,但愿今天还能检测到,即使是还有微弱的衰减,对病情的预判也是很有帮助的。”
钟院士一边跟杨院长解释,一边示意助手对陈晔进行检查。
只见助手从一个大箱子里拿出一个像宇航员头盔一样的仪器,不过似乎比头盔还要大一些。
一个助手把陈晔扶起来,另一个助手把头盔戴在陈晔的头上,接通电源,再用数据线把头盔和电脑连接起来,不一会儿,电脑显示屏上的电波跳动起来,同时还有一大串数字在不停地变化。
钟院士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可以看出院士的心里有所期待。
一个小时过去了,钟院士关上电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杨伟,我们去你办公室详谈。”
“好,老师请。”
杨院长说着,就在前面带路。
办公室刚刚落座,杨院长急切地问道:“老师,有结论么?”
“在飞机上,我把你给我的信息又反复地梳理了一遍,就已经预判出了结论。这次来,只是想通过我的新仪器来加强我的预判。”
杨院长知道老师说话不能打断,所以只好洗耳恭听。
“刚才通过仪器检测,病患的记忆、意识和思维已经剩下不足百分之一,换言之,他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即使这样,他的记忆、意识和思维能力还在不断的衰减。后来,我屏蔽了他的大脑,果然没有再衰减下去。”
杨院长为老师泡了一杯茶,钟院士接过后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这种病例在我国近现代医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在国外也少之又少,也仅仅是听说过。明代医王所著的‘疑难杂症’中提到过二例,上古‘黄帝内经’也有表述。”
钟院士又喝了一口茶,突然问道:“你相信灵魂出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