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第48章 对于特殊人才的使用应不拘一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对于特殊人才的使用应不拘一格?(2 / 2)

诸葛亮在实践中也确实提拔了不少德才兼备的人士。李严为太守时,其属下一小吏名为杨洪,为人刚直不阿,处世沉稳有方,曾因劝谏李严受到诸葛亮的注意。刘备与曹操争汉中,急书发兵,诸葛亮询问杨洪,杨洪果断地答道:“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诸葛亮认为杨洪的看法很有见地,而且具有清晰的战略头脑,可以委以一方重任。于是,诸葛亮先让杨洪代理蜀郡太守,以试其实际才能,结果“众事皆办”,政绩斐然,便予以正式任命。不久,诸葛亮又提拔杨洪为益州治中从事。

诸葛亮北伐前,曾向后主刘禅推荐了蒋琬、费祎、向宠、郭攸之等人,以主持后方的军政事务。其中,蒋琬本是一州中负责文书缮写起草诸事的书佐,随刘备入蜀后被任为广都长。有一次,刘备、诸葛亮因游路经广都(今四川成都南),见蒋琬众事不理,又沉醉不醒,刘备大怒,欲杀之。诸葛亮见蒋琬不事逢迎,不同流俗,心中很是欣赏,便向刘备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听了此番话,只好作罢,但免了蒋琬的官职。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遂辟用蒋琬为丞相府东曹掾,后又升之为长史,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诸葛亮数年南征北伐,“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致使诸葛亮高度推赞他“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并向后主保举蒋琬为自己的接班人。向宠,原来只不过是一小将,夷陵之战时,刘备大败于吴将陆逊,各部军队损失惨重,而向宠由于沉稳冷静,指挥得当。结果只有向宠的营垒完好无损,军队临危不乱。诸葛亮经过考察,认为向宠品德优良,办事公允,又通晓军事,可以委以重任,故封之为都亭侯,升为参军,北伐时,将后方的军务完全交付给向宠。

诸葛亮任人惟贤,使其文臣武将都能“尽其器能”,屡立功勋,为蜀汉政权奋斗一生。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唐高宗一语道中人才与治国安天下的关系。事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有一批贤能的人才云集于周围。唐中期宰相刘晏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理财家,他之所以能指挥庞大的理财系统灵活自如,之所以使许多经济改革措施得以很好地付诸实施,除了他的决心大、能力强、措施得宜外,他的择能任贤、善用人才也是一重要因素。刘晏深知“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没有合适、有能力的人,事情是办不好的。因而,刘晏“通拥滞,任才能”,十分注意用人问题。刘晏任人,“必择通敏、精悍、廉耕之士而用之”,即通达事务、精明强干、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是他用人的德才标准。因而,为了做好工作,刘晏对属吏的挑选毫不马虎。但他在选拔人才时并不注重资历,而是大胆起用有才能的年轻人和低职小吏。史称刘晏“凡所任使,多收后进有才能者”,或“皆新进锐敏”、富有朝气的新秀。刘晏主管东南财政之初,曾利用“停天下摄官”、“独租庸得补署”的机会,选择了当时“能任繁剧事务、有才能干”的“补署为官,积数百人”。

北宋寇准在相位,一向举贤任能,破格用人,从不依次晋升臣僚。对此,许多同僚不满。一次又任用官员,其僚属拿着官吏名册,拟依次晋升。寇准却说:“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即宰相的职责就是提拔忠良贤才,罢黜奸邪不肖之徒,如按名册先后用人,一个小小的属吏即可办到,还要我宰相作什么。用人不拘一格是为臣者领导下属不可不用的一招,因为不拘一格所倡导的是一种奖励能人的用人精神,这必然激励下属的进取心,使自己主持的局面呈现欣欣向荣之景象。(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