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徐晃冷峻的神情,庞山民也不知该如何宽慰。
说到底,此番曹操轻启战端,还是考虑的稍显简单了些,中原地大物博,又经过了三年的休养生息,积聚的战力不可小觑,可是曹操似乎忘了,庞山民入主荆襄,荆襄富甲天下之事,且川蜀之地乃天府之国,粮秣源源不绝,西凉产马之地,马家和羌人的归附已为荆襄提供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战马,荆襄得西凉后,已补足了其大军最后一块短板。
曹操以攻伐江东为由,欲与庞山民划江而治,若是昔日荆襄力弱之时,庞山民兴许也会答应曹操的这番提议,可是如今天下大势,荆襄最强,江东最弱,若是先灭江东,日后想要收拾曹操,还须费上不少力气,所以庞山民在曹操兴兵之时,便决定先拿下中原这块难啃的骨头,要说一战而胜,定中原大势,那倒是有些夸张,但是予曹操迎头痛击,伙同江东以二敌一,倒可大大削弱中原实力。
日后若可使曹操,孙权两家皆衰弱不堪,这样的结果对庞山民而言,才是最好的。
位置不同,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同,徐晃或许还在因宛城之失,耿耿于怀的时候,庞山民则是已经开始考虑,卧龙,凤雏二人联手,进而蚕食曹军黄河以南的广袤土地了。
大江之上,江东战船密密麻麻。
诸葛亮大破宛城,颖川的消息已达江东,孙权得此消息,自然按捺不住心中的野望,若说之前江东朝堂还在担心庐江一地,难挡率众而来的张辽铁骑,如今朝堂之上,却已是上下一心,满朝文武皆建言孙权,火速增兵,再战庐江。
且败张辽,再夺合肥,寿春等地的言论,更是喧嚣而上,都督周瑜得孙权号令,引五万江东精锐,欲渡江而战。
帅舰之上,周瑜遥望对岸庐江方向烽烟阵阵,心情却有些复杂。
太史慈见周瑜心事重重,凑上前来,一脸关切道:“都督,再过须臾,便至江北。”
周瑜微微点头,轻叹一声道:“如今庐江战事焦灼,想要败那张辽对周某而言不难,可子义以为,周某能够完成吴侯嘱托,一战拿下合肥,寿春诸郡,为我江东,打开进取中原的门户么?”
太史慈闻言,思索良久,点了点头道:“慈信都督,可为我江东,谋划此等大业!”
周瑜闻言,认真的看了太史慈一眼,再叹一声,不言不语,心中却是浮想联翩。
昔日与孙策一道,二人席卷江东,定霸业之事,那时的周公瑾是何等的英姿勃发,可后来历经数次败北,江东周郎锐气大挫,这世上擅于谋划者,非周瑜一人,卧龙,凤雏,郭嘉,贾诩皆智计百出,周瑜心中的狂傲之气,也在一次次的战败之中,磨平棱角。
又一次的渡江而战,周瑜却发现自己心中涌动的不是以往那般浓浓的自信,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告诫着自己小心谨慎。
一抹苦涩的笑容从嘴角扬起,周瑜暗道曾几何时,自己于站阵之上有了这么多无谓的顾虑,莫非如今连逢战必胜的信念,都没有了么?
江面异动,早有斥候报知张辽,张辽于帅帐之中,皱眉不语。
庐江城坚,且对于江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辽攻伐庐江半月之久,自与蒋钦,周泰二人斗过一次之后,二人却是学得乖了,龟缩城中,再不出城。
连日来曹军数次攻城,皆被挡下,如今周瑜再至,张辽心中难免升起退兵之念。
并非张辽未战先怯,而是如今这时局,大军难有胜算,只不过若是不与周瑜交锋,怕坠了丞相名声,张辽思索片刻,便令城下大军拔寨而行,于庐江北面,新筑一寨。
如此一来,倒也不用担心周郎至时,腹背受敌。
江东舰队于岸边停靠,不费吹灰之力便入庐江城池,蒋钦周泰二人得悉周郎引太史慈,朱桓等数将齐至,尽皆大喜,叫嚣着出城再战,大败张辽。
周瑜却并不心急,于太守府召集一众将领,齐来议事。
环顾堂中文武,周瑜于帅位一脸郑重道:“张辽如今已于城北再立新寨,其心中已怯,我大军败那张辽,却也不难,只是此番周某得吴侯号令至此,非是擒那张辽,而是为我江东,得寿春,合肥二地,开疆拓土,所以这大战一起,如何打法,还要与诸君细细商议一番!”
“庐江城中已囤数万精兵,张辽虽攻城数日,却未伤及我大军根本。”周泰闻言,率众而出,拱手抱拳道:“末将以为,都督可分而击之,至于破那张辽,周某愿为先锋!”
“幼平所言有理!”太史慈闻言,思索片刻即道:“城中十万大军,可一道出城,先将那张辽擒下,即可分兵,一取合肥,一取寿春,定可令那曹军首尾不得相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