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宋时明月> 第2090章 违反大宋规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90章 违反大宋规条(2 / 2)

章这话问的暧昧。因为赵兴走后,倭女来大宋“度种”的事情已经闹得整个汴梁城沸沸扬扬。那些去过赵兴府上——现在是马梦得府上——占过便宜的文人雅士沾沾自喜地向同僚炫耀,有好事已把这种行为写进书里刊印,所以,章询问的时候,一脸暧昧。

赵兴摇头:“不是。那是乡间农妇。她们来我花园操劳,我不付工钱的。条件是:她们四时的衣服由我配,一天三顿伙食在我这里吃,而枯萎的茉莉花瓣全归她们处置。据闻。晒干地茉莉花瓣卖到坊间,很是挣钱。

我这里的花匠恰好是一家七口:四个儿子再加三名女儿,地里操劳的是新妇与女娘,她家借寓在我的塔楼里。男人锄地疏渠,女子打理花园,老父老母帮忙喂养猎狗。至于蓝白方格布,嘿嘿,那是我家产地印花布,不巧被倭人爱上了!”

宋代,茉莉花的价格比清代更为昂贵,甚至是奢侈消费。赵兴如此待她们。这群妇女不仅不亏,反觉得主人甚厚待。章也觉得如此,他赞同地点点头,指着码头的船问:“看来离人是不打算赴任了,你携带藩商入境、私自出海经营海贸,如此种种,大宋规条犯了不少,弹劾必定少不了,你怎敢赴任?”

“不止”,赵兴很坦然:“我不止犯了这些规条……章大人请往这里走。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立着蔡京手迹的半山亭中,木地板上小矮桌,几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地短铳摆在其上,赵兴先拿起其中造型最简单的青铜铜管,向章展示:“黄州斗方寺和尚僧佛印曾跟我提起。说是敦煌壁画中描绘了一种武器。叫降魔变——这是我从西域收购来的降魔变原本,据说西夏军中。有使这种武器的官员。”

章接过来,仔细端详了一会,问:“怎么使?”

赵兴在半山石亭这种开阔的地方谈论火铳,原就是为了能当场演示。他先招手,命令两名仆人抬出一个大木箱——这箱子大小类似宋人嫁女时配送的妆箱——掀开箱盖,取起一个木盒放在脚边,那浅盒子上摆满了长长短短的大铳,而盒子下面的箱中,则放了各式各样地牛角、象牙做成、类似“号角样的东西。此外还有各种木管、竹管。象牙角、牛角,尾断都嵌铜盖密封,角尖则锯断做成瓶塞状。木管、竹管则成圆柱状。

赵兴拿出一副牛角,拧开牛角尖,从尖嘴里倾出些黄色颗粒,章一吸鼻,惊呼:“火药?”

火药有一股浓烈的硫磺味与硝味。

赵兴答:“正是!”

接着,赵兴又拿起木管竹管,他先掰开竹管,从里取出一片与枪管同样粗细的圆形棉纸,将棉纸从枪口捅进枪膛,用通条夯实,而后取两三粒铁珠装入,再从木管里取出几片圆形毡垫,依旧塞入枪管,用通条夯实。取一根法烛点燃火绳,用火绳点燃了铜火铳的火药……

一声巨响,亭外竖立的靶子噼啪乱响。

黑火药的响声在赵兴耳里并不剧烈,但章却吓了一跳,他稳住身子,看了看靶子,坐不住了,窜出去亲自凑到靶跟前,察看射击效果。等他回来,脸阴的能拧出水来:“这些,都是你在西域收购的?去西域能坐船吗?你竟敢私带武器出海?”

赵兴很镇定,他挺直了身子一动不动:“西域正通向大海——现在吐蕃国的领土已深入西边那片海,我是通过吐蕃人辗转收购地。”

这个道理说的过去,章指指那堆大铳中做工最华丽的一柄短铳,又问:“这也是?”

章指的那柄火铳已经有了后来手铳的原型,它用象牙做枪柄,一个击锤可以绑上火绳,枪管最前方甚至还带一个准星……赵兴一番操作后,单手举起了这枚火铳,冲靶子又开了一枪——依旧是一声巨响。

城堡里地人都在向这眺望。但码头上地工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头也不抬地继续卸载工作。

赵兴将身边几种火铳放回木盒里,连箱子一块推到章身边,说:“章大人。这是军国利器,如果军器监能加以仿制,必能让我大宋军力倍增……”

章眯起眼睛看着他眼前这堆武器,脑海里翻江倒海地思索着。

“你为何不将这东西送给你老师?”章问。

赵兴摇头:“一是这东西太敏感,沿途护送过去。我怕丢失遗漏;再,我船上私带这些武器,这段经历如果不揭过去,恐怕我献上这玩意。不但无功反而有罪;三,……我确实需要这东西。我大宋禁止船商携带武器出国,随着海贸昌盛,南洋地区海盗越来越多。他们欺我宋船没有武器,便蜂拥而上,抢劫杀人。我的船来往南洋比较频繁,需要武器防身。

所以,我搞来这些武器,希望能有个特权,允许在我船上使用……至少也不应该引起军方注意,日日收查我地船。唯恐我携带武器出去。如果那样,我岂不是自找麻烦。

相公,这件事我不适合做,但相公来做,却是大功一件……”

赵兴说的是阿拉伯海盗,最近这几年,因为中转贸易量的萎缩,阿拉伯人转职变成了海盗,并成为中世纪海洋上最凶恶的动物。这一状况将持续多年,直到六百年后欧洲人崛起。但那时。回教人已深入南海,建立许多回教国,并将打劫的前沿阵地推移到了中国沿海。然后,他们将打劫中国船地习俗保持到现代。

章沉默了半晌,缓缓回答:“王荆公去世前。苏老坡曾去拜访。听说他问荆公:退居林下后,可曾更近的看到百姓疾苦?可曾愿意劝吕惠卿罢手。当日。荆公如何回答?”

赵兴哭笑了一下,答:“王相公对我师说:此话出你之口,入我之耳!”

章点头:“对了。荆公当日如此回答,是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今日我也如此做答。”

赵兴低头想了一会,抬头回答:“枢相,我今日和你做个约定,枢相但有起复的那一日,不可调走我的工匠!”

章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赵兴地意思。赵兴这句话思维跳跃过大,他的意思是说:既然章不愿意向上汇报这件武器,那他便要自己组织工匠仿制。而等到章起复,这件武器将由章自己献上,功劳落到章头上,条件是决口不谈赵兴私自仿制的事情,甚至出面掩盖。

章是什么人,他心狠手辣。为了利益敢豁出一切。赵兴这点小要求在他看来是轻而易举的事,他心中反而感激赵兴能把这件功劳,遥遥无期地保留到他起复的那一天。

章虽然狠辣,但在宋代,即使恶名昭彰的贪官,心中也还残存一点道德律。对方投之以桃,章报之以李,他一指北方,说:“老夫告诉你点内情:自军器监案爆以后,军器监上上下下被清洗了数遍,现如今,监内有活儿都不敢揽上身。所以,即使你拿出这件武器也没用,军器监知道了,光讨论都能花上数年。

你以为军器监不知道喷火筒吗?药傀儡是什么东西?不就是纸包的喷火物么?军器监早就研究过,一二十年了依旧未能定型。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不是想在自己船上配制武器吗?你独忘了那里!”

赵兴茫然的望向了章指的方向:“那里,那里有什么?”

看到对方并不明白自己的暗示,章一指赵兴怀里,提醒说:“你身上还有一封官诰……”

赵兴条件反射的一捂口袋,嚅嗫地说:“这可不行,那是我的纪念品,毫不容易中了进士,得这份官诰,我还打算把它当传家宝……”

其实,那份官诰并不在赵兴怀里,他捂着口袋只是下意识的。他想说的是:那份官诰是他的旅游纪念品,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份官诰更能显示他来大宋一趟,不虚此行。想必,连他的子孙后代都要满意这份旅游纪念品……

赵兴说了几句,声音逐渐低沉下去,他明白了章的暗示:“密州!”

章回答:“密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