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宋时明月> 第3321章 海峡口的遭遇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1章 海峡口的遭遇战(2 / 2)

航行没多久。前方海域打来旗号。船队开始进入马来海峡。

马来海峡最狭窄处。据说一门要塞炮就能封锁整个海路。在宋代不存在要塞炮。但这样狭窄的海域。船只回旋的余地不大。而复杂多变的峡湾正是藏匿海盗的地方。许多海盗船都借着热带茂密的树林遮掩。藏身在峡湾处。望见宋商的船只经过。则快杀出。拦截商船。

这种海盗劫掠现象。即使到了现代有飞机大炮搜索。也不能剿杀殆尽。更何况在宋代。远不是三佛齐官府所能控制的。

果然。前方的哨船通过旗号向后方报告。他们正遇到海盗袭击。随着讯号传来地还有隆隆的炮声。

峡湾处。炮声被放大了许多。听起来像是滚滚的雷池。陈不群侧耳分辨响声。语:“这是大炮声……这是手雷!呀。砰。海盗是为抢劫而来的。他们不会纵火。就该是装出软弱的模样。让海盗船靠上来。而后用手雷教训他们。干嘛浪费大炮?!”

广南军械局制作出三种火药。其中一种火药就是硝化棉。限于这时代地炮管铸造技术。这种大威力的火药导致炸膛率上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未攻克炮膛铸造技术之前。宋军都是用这种手雷。因为这种火药威力大。它的响声听起来格外干脆、高亢。与黑火药沉闷的响声稍稍不同。仔细分辨可以听得出来。

赵兴从京城回来后。迫于朝廷地压力。交出了黑火药配方。但另两种炸药配方他却没有交出去。当然。不同武器当中火药配方不同。也只有很少人注意到。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会从二者的爆炸声中分辨出来。

陈不群细听了一会儿。这时。战船的度逐渐加快。峡湾处风势比较大。依靠风帆做动力的战船度越来越快。不久。战船已经驶过了飘浮碎舢板地海面。

这就是刚才的战斗地点。赵兴摆在舰队前方地全是吃水较轻、度较快的快帆船。在峡湾的风势下。这些战船度也很快。它们一掠而过。只给洋面留下了一堆碎木板。

说这里只有碎木板也不对。海面上还有几个沉浮的人头。他们奋力的向岸边游去。玩性甚重的士兵们还拿起火枪。比赛着射击浮动靶。

前方地势越来越窄。等赵兴驶过刚才的交战区域后。现岸边无数匆忙逃窜地独木舟。这些都是刚才不看风色。冲出来的海盗。原来他们是想捞一票就走。见到宋军火力犀利。便远远的停在射程外。打算尾随一段时间。看看能否占上便宜。没想到宋军战船越来越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巨大。等到旗舰赶到的时候。其庞大的舰身已经不用开炮。光撞也能把他们那些小杂鱼撞沉。故此。那些海盗惊慌逃窜。等赵兴掠过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已经逃上岸去。少数还在岸边奋力挣扎。

“可惜了”。甲板上一名宋军得意的叫嚷:“我听说南洋的独木舟都是好木料造成的。这一艘独木舟拉回去。怕不得卖个百十贯。”

这一带的独木舟都是二十多米长。全是硬木制作。才能防止海水地浸泡。每艘独木舟上约有五六十个排桨手。最少地话也有三十多个。在这狭窄的海峡处短途冲次。排桨船有着巨大地优势。故此他们抢劫屡屡得手。

这样的独木舟拉回去。小户人家打一屋子家具足够了。搁现代。这样一屋子名贵树木打制的实木家具。怎么说也在百万身家。也难怪船上的宋兵动心。

刚才那名宋兵遗憾的说完。另一名宋兵马上接嘴:“瞧你那点小志气。昨天登船的那名商人你见了吧。这厮用一匹丝绸换了一粒小指甲盖大小的珍珠。这粒珍珠拿回去。不得万贯上下。我听说南洋岛上遍地珍珠。等我们赶到细兰岛。我还打算抢一包裹珍珠回去。”

甲板上士兵在闲扯。甲板尾部。陈不群指点着两岸的景物。唠唠叨叨的跟军官们谈己当初追随老师闯海的经历。他遗憾的咂咂嘴。说:“当初老师一心想到欧洲。所以我们只是从这一掠而过。后来。此地的经营都交予了蒲易安。可惜了这块大肥肉。”

一名军官插嘴:“督帅。我听说蒲大官人前不久跟太尉大人分手了。己去了阿拉伯。有这事吧?”

陈不群一声轻笑。扬声说:“时至今日。我也没什么好瞒的——那蒲大官人一心想让儿子进士及第。可惜屡试不中。后来求到太尉大人门下。

太尉大人说。蒲大官人现在是一心想做个宋人了。也想成为官宦世家。既然如此。他就出一把力。帮帮老伙计。蒲大官人跟太尉约定。他回家乡联络族人。太尉大人帮他儿子在朝中努力。如今。那泉州市舶司就由他儿子掌管……”

众人“哦”了一声。一名军官兴奋的补充:“如此说来。我们在阿拉伯也不是没有落脚点。”

一个阿拉伯人想成为大宋的官宦世家。这在别地朝代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大宋。即使没有赵兴的时空里。蒲家人后来也做到了。比蒲家人更变态的是那群以色列人。他们后来都纷纷改了汉姓。融入到华夏大家庭中。

宋人就是这样信。

赵兴的旗舰驶到海峡中部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赵兴啥事。在两岸上。透过望远镜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逃上岸的海盗正目瞪口呆的望着这支庞大的舰队驶过。隐隐约约中。还有许多人冲着这支舰队叩头。或者跳着奇怪地舞蹈——那是当地一种驱鬼舞。

整支长队通过海峡。用了大约二十小时。赵兴前方的战船已经进入狮子城。后方的商船还在点着灯火夜航。土人分不清战船与商船的区别。他们甚至分不清船只的数目。只知道大宋这支船队数目很多很多。多地都数不过来。

赵兴在狮子城休整的时候。整个南天竺听到这样一支庞大舰队抵达地消息后。集体失声。他们屏住了呼吸。翘望着远东方向。心里在猜测那个庞大的东方帝国的实力。

实力深不可测。

驻辇国与三佛齐的海战。虽然也动用了数量庞大的战船。但大多数战船都是蚂蚱级的独木舟。哪像大宋战船。每一艘都庞大吴鹏。而且战斗时。浑身上下都喷火喷烟。

不久。跟随宋军战船行动的三佛齐舰队赶到细兰。他们是三佛齐一个属国地助战部队。这些人向细兰盟国通报援兵到来的消息。细兰人这才知道那支庞大的舰队是他们的盟友。顿时。全国上下士气高涨。他们动疯狂反击。驻辇国部队起初愕然。后来从俘虏嘴中听到消息后。开始全线收缩。

然而。这支军队却不随着三佛齐的指挥棒而转。三佛齐联军屡次催促。这支军队却没有动身的。他们只是频繁向国内派出运输联络舰。一船一船的向狮子城运送火药。囤积军火。不久。雨季到来。这支军队仿佛打算在南洋度过雨季。他们整天无所事事。除了操练时间就是与当地人做生意。三百艘炮舰。不下六千士兵。似乎像没见过新鲜玩意的乡下小屁孩一样。抛出大量的钱币。购买任何他们没见过的东西。拜他们所赐。大宋铜钱顿时成了南洋硬通货。

雨季地最后一个月。呼鲁纳王国终于松口了。他们同意划出一块约一百平方公里地土地。让这支舰队驻扎。当然。为了应付侵略。他们划出的这块土地特地面朝北方大6。正中下怀地赵兴终于很不情愿的动身了。先期赶到的三十艘战舰在细兰岛港口下锚。开始冒雨征集民夫修缮港口。

雨季刚过。早得到消息驻辇国终于集结了一千余艘战舰。冲细兰岛扑来。恰好与宋军后续舰队在保克海峡口相遇。

舰队前方陡然升起了一股浓浓黄烟。在蓝色的水天之间。这股黄烟显得格外乍眼。

这时代宋人制作的烟花领先于整个世界。赵兴便将宋人的烟花作为海上舰船联络的信号。黄烟是告警信号。

不一会儿。告警的黄烟接二连三升起。天际尽头被一道道黄烟遮蔽。陈不群挥手下令旗舰升起战斗旗。而后拱手礼让老师。

大战当头。赵兴也不客气。他抢步走上了指挥台。命令各舰向旗舰集结。随着这道命令。眨眼之间。整个舰队进入战斗状态。押尾的宋军补给舰与护卫舰开始带着商船向更北方的海域退却。其余舰只则一边行进。一边按照战斗队形展开。

再行驶片刻。隆隆的炮声也清晰若尔。这说明前方的先遣船队正陷入苦战。与此同时。道道黄烟中也多出几道黑烟。那是战船燃烧出的黑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