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回明当庶子> 第二十章 大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大朝(1 / 2)

 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特殊的日子举行,其性质是百官向皇帝朝贺,属于礼节性的,规模较大,在奉天殿(嘉靖改名皇极殿,即现在的故宫太和殿)举行。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性质如同大朝,也在奉天殿,只是朝贺,不讨论政事。

常朝,即我们大家经常所说的早朝,明代的早朝还有午朝,晚朝但因为并不是常态化,不多做解释,单说常朝,在奉天门(嘉靖时改名皇极门,即现在故宫太和门)处理政事。

有人可能要问了,常朝为何在奉天门举行而不是在奉天殿里,下雨下雪怎办?天太热怎么办?

皇帝是不会淋着的,皇帝的座位在奉天门门廊中。明初的时候上朝要求极严。朱元璋要求遇到雨雪大臣可以穿雨衣。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太冷,早朝见辞官员行礼完,就摆驾右顺门的便殿,百官有事入奏,无事就去办公。至于为什么在奉天门举行,是因为周礼中天子“内朝”在路寝门之外。明太祖这样正是兴复周礼。

那么哪些人有参加早朝的资格呢?可以说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有上朝的义务,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所以说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场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据记载成化二十三年一次上朝的官员就达到了1118人。

“昧爽”时分,即天刚刚破晓之时,百官由午门进入。去过午门的朋友应该知道午门号称前三后五,从前面看似乎只有三道门,实际上还有两道不易被人发现的左,右掖门。其中中间的那道门为御道,只有皇帝能从此出入,御道两边的左,右两阙供当值的将军校尉等保卫依仗人员进出。文武两班官员分别由左,右掖门进入。

午门上的楼名“五凤”,设立钟鼓,由宦官掌管,也就是所谓的钟鼓司。天顺年间规定,楼上敲第三通鼓开二门,官军旗校先进入摆列依仗。鸣钟之后,列好队伍的文武官员由左,右掖门进入。

文武官员进入午门之后,先要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次序过桥,直到奉天门丹陛之前,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皇帝的座位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待乐起,皇帝御门安坐,此时再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走进御道,行一拜三叩头礼节。之后便进入奏事环节。

奏事时,预先先咳嗽一声,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奏事不使用口语,而是大声的朗读奏章。如果官员要承旨,要回答“阿”声音要拉长。

廷臣不分大小,御前奏事、承旨必跪,内阁大学士也一样。汉唐宰相三公坐而论道,北宋初已失去坐的资格,元明以降,大臣面君,均需跪奏。但明代有个特殊情况,公朝之上,一般由部寺堂官出班领旨,阁臣即便兼领部务,也例免廷跪承旨,这显示了对辅臣一种形式的优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