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二百九十三章 汉八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三章 汉八旗(2 / 2)

想当初努尔哈赤去世时,皇太极依靠代善的帮助,登上了汗位,但是当时是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皇太极找了个借口永平之战失利愣是把阿敏囚禁,后来又免去莽古尔泰大贝勒的爵位,从而由四大贝勒实力最弱的一支一跃变为实力最强,为最后废除旧制,改为他一人独掌政权打下了基础。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皇太极手腕运用之妙,实在是令人佩服不已。

皇太极手段最高明之处就是在大妃阿巴亥死后,把多尔衮和多铎接到自己的府里抚养。

当时,多尔衮跟别人一样都认为皇太极是体恤自己兄弟二人年幼,但是随着年纪渐长,多尔衮才明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皇太极收养他兄弟二人并不是兄弟情深,而是惦记着他兄弟二人手里的兵权。

因为他兄弟二人年纪虽小,手中的兵权却不小。

皇太极收养他兄弟二人,在别人的眼中这兄弟二人无疑以皇太极之命是从,再加上两兄弟的亲哥哥阿济格,也就是说,皇太极明明只有一旗的人马,但是在别人看来却是三个旗甚至是四个旗的兵力

皇太极虚张声势,令另外两个贝勒不敢轻动,最后抓住机会,将阿敏和莽古尔寨一举击倒。

从心里说,多尔衮恨皇太极,因为他的母亲阿巴亥去世,皇太极就是幕后推手之一

不过他知道皇太极逼死阿巴亥只是非常正常的做法,换做他处于皇太极的位置,也会对阿巴亥下手,而且他下手可能更狠。

为了权力,亲情算得了什么?

多尔衮虽然恨皇太极逼死了自己的母亲,但是更多的却是佩服皇太极,他佩服皇太极的手段,佩服皇太极执政的能力。

这些年,他无时无刻不以皇太极为榜样,努力学习皇太极的处事手法以及皇太极的执政理念。

也正因为如此,皇太极才会提拔重用于他,这才是多尔衮在众兄弟中一枝独秀的原因。

当然,一枝独秀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斤良多时候,皇太极不方面说的话都要由他来说,很多皇太极不方便做的事都由他来做,期间不免要得罪很多人。

而这又是皇太极的手段之一。

因为在他替皇太极说话,替皇太极做事的时候,同时也在得罪人,而且得罪的都是有实力的人。

如此一来,多尔衮就必须紧密跟随皇太极,根本不能也不敢有任何异心,哪怕他掌管着吏部,掌握着兵权,也不敢有任何异动,只能被皇太极牢牢掌控于手中。

摇摇头,多尔衮苦笑了一下,别人都看他风光,可谁又知道他风光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打消自己的胡思乱想,多尔衮开始琢磨组建汉八旗的事宜。

组建汉八旗可不是小事,因为既是汉八旗,那就是说这八旗将全部由汉人组成,让汉人独自成军,每一旗的领军将领可要好生斟酌了。

首先,这几名将领必须得是绝对忠于大金,跟大明有深仇大恨,或者是曾经背叛大明,被大明逮着就宰的那种。

默默地盘算着资料,多尔衮不禁有些苦笑,大金虽有不少汉人降将,但是够得上旗主条件的却没有几个。

也就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马光远,孙得功等寥寥几人够得上这个条件。

本来额骑李永芳也够这个条件,不过李永芳已在数月前病故了。

盘算了一会儿,多尔衮缓缓摇了摇头,任命汉八旗的旗主可不是儿戏,身为旗主必须得有领军作战的能力,不是光凭忠心就行的。

而且旗主一旦任命,除非犯了重大过错,否则是不能随便撤换的。

另外,除了八旗旗主,还要有副旗主,以及各级将领,这可不能锉子里面拔大个儿,把只有低级将领水平的人提拔为旗主。

多尔衮琢磨了良久,终于决定暂时先任命五旗的旗主,剩下三旗暂不设旗主,待日后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

收起2楼2013-12-2308:53|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