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三百一十九章 剪除羽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九章 剪除羽翼(2 / 2)

朱由检闻听默然。

说实话,在皇宫被李景挟持的时候,朱由检确实有些心灰意冷,很想就此认命。

一直以来,朱由检说话一直不硬气,主要的原因一是没钱,再一个就是手里没有一支强军。

而李景入主中枢,第一步便是清欠军恫,这手一出,马上就抓住了士兵们的心,令朱由检维持皇权的最主要的倚仗彻底丧失,随后以强军镇场,令各路诸侯不敢异动。

相比这两步棋,李景进宫后先把官员软禁,然后借官员贪污受贿拿下一批官员,令自己的部属顺利上位,便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朱由检很清楚维持皇帝权力靠的是什么,那就是军队。

李景令军队不再忠于皇帝,可以说是击碎了朱由检最后一点希望。

虽然朱由检对自己被李景强制夺权心有不甘,但是对李景的政治手腕,朱由检确实打心里佩服。

不过刚才他看到李景的部队军力如此之盛,士兵士气如此高昂,朱由检的一颗心思又活泛起来。

朱由检毕竞年轻,身上流淌的终究是年轻人的热血,朱由检很清楚,不管谁手里掌握了这样的部队,都可以纵横天下。如果能说动李景,以此军为后盾,重振大明并非妄言。

当然,朱由检也不是胡乱动这个心思

朱由检很清楚,李景的根基并未完全稳固,许多事情还需要他这个皇帝配合,才能令李景的计划顺利实施。

尤其李景的军队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军队,表面上还要奉行皇帝的命令,加上这两日李景对他又十分尊敬,朱由检觉得可以试一试,看能不能打动李景,让自己掌握一部分权力。

不过李景第一时间就看穿了朱由检的心思,并且直截了当地就打消了朱由检的念头。

李景同样很清楚,这场权力斗争其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如果让朱由检重新掌握权力,那李景及部属个个要死无葬身之地。

虽然李景不杀朱由检,但是对朱由检的羽翼则必须剪除,不能给朱由检留一丝念想。

剪除朝中的大臣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让自己培养的将领全面掌握大明的军队先从边军开始,然后是地方,最后通过地方军队掌握地方政权,全面推行新的政令。

而且这些事一定要尽快做才行,免得地方官员反应过来,群起向李景发难。

而李景让朱由检御驾亲征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朱由检御驾亲征,大明最能打的几位将领以及他们的军队都会调进京城,李景倒没准备把他们一勺烩,但是令曹文诏和李定国插手这几只部队的指挥,实际上便是变相夺权。

只要夺了他们的军权,这些人便成了没牙的老虎,再不会对李景产生威胁。

让朱由检御驾亲征,看似会令朱由检的威望达到顶点,但同样,李景的威望也会在将士们和各地的官员们的心中竖立起来,毕竟这一战李景才是真正的指挥者。

毕竞大家都不是傻子,朱由检要是真的这么有本事,还用等到后金立国,并且打到家门口么?

李景这些计划并非没有破绽,他的真实意图也并非没人看穿,朱由检就猜出个大概,不过他己经被李景控制,就算知道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下面的人则是完全没反应过来,因为李景的动作太快。

李景从进京到让朱由检发出御驾亲征的诏书一共只用了两天,在这道诏书的催逼下,各路明军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哪里会去想御驾亲征是李景鼓捣出来的,更不会去想李景这么做的用意。

行军闲暇之时,他们都在写奏折,劝朱由检不要御驾亲征呢!

可惜他们的奏折朱由检根本就没看到,而李景则是根本看都不看这样的奏折。

在李景看来,大明的官员最尿性的事情并不是言官骂皇帝,而是上奏折。

言官骂皇帝,虽有沽名钓誉的成分,但是也体现出他们不畏强权的风骨。对这些文人的风骨,李景有时也是很佩服的。

收起2楼2014-01-1613:40|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