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三百三十四章 官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官荒(2 / 2)

比如说锦衣卫驻派在外国的密探,这些密探着实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

据载,万历年间日本僵占朝鲜,大明派军入朝对日作战,正是由于锦衣卫的密探把朝鲜的情况报于朝廷,朝廷才能从容应对,战时更是由于锦衣卫的密探们及时把敌军的信息报告给前敌指挥,明军方能在朝鲜以少胜多,大败日军。

锦衣卫的密探还经常出入到后金和蒙古人的地盘,严密监视这些大明之敌的动向。

崇祯年间,后金数次入侵,其实朝廷事先都得到了准确的情报,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明军屡吃败仗,令锦衣卫的密探们劳而无功。

这些密探们不用说,肯定是李景要留用的对象。

另外,锦衣卫还有一些负责打探地方官员是否清廉的探子,这些人熟知官员们贪腐的各种手段,这些人也是李景要留用的。

这些探子,李景准备把他们充实到都察院当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强项,调查官员是否清廉,当然李景肯定要剔除那些借调查之便勒索官员的探子。

至于那些仗着锦衣卫的特权,欺压民众,敲诈勒索,为非作歹的人,则属于李景彻底查办的对象。

如果在前朝,在锦衣卫最鼎盛的时期,清查锦衣卫绝对是项大工程。据载,锦衣卫最鼎盛的时候,加上编外人员共有十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要想清查这么多人,没有一年半载根本查不完

不过到了崇祯年间,锦衣卫的实力己大不如前,锦衣卫成员远不及前朝那么多主要是没钱,养不起这么多人,锦衣卫正式在编的人数都不满。再加上有骆养性这位前任指挥使坐镇,锦衣卫的清查工作进行的很快,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明各地的锦衣卫便清查完毕。

这时,马五终于亮出了屠刀,一次处斩六百余名罪大恶极的锦衣卫成员,逮捕下狱一千余人,抄家及罚没财产的共计三千余人。

就在大明上下震惊于马五的雷霆之举之时,马五再出重拳:查办东厂!

实际上,当锦衣卫清查完毕之时,东厂基本上也查得差不多了。

东厂虽然比锦衣卫权势更重,但是东厂的首脑主要由太监担任,下面的成员则大多是从锦衣卫当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对付东厂其实远比对付锦衣卫的人容易的多。

李景进京掌握中枢,必须控制住的有三支力量。

首先是京师部队,再一个是皇宫侍卫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锦衣卫,负赞监管午门进出的就是锦衣卫的人,从午门到皇极殿这一路的侍卫也是锦衣卫的人担任,最后就是太监。

李景进宫以后,皇宫之中有头有脸的太监几乎都被控制了起来,可以说东厂的头目这时就己经被一网打尽了。再加上王承恩这个大特务头子投靠了李景j基本上东厂在李景进宫之后便可以宣告关门歇业了。

因为没有了首脑,就等于失去了组织,东厂下面的成员被收拾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而马五在清查锦衣卫的同时,顺带着把东厂的成员也挖得干干净净。

对付东厂的人,马五比对付锦衣卫还要狠,东厂的直系成员近一半被马五处决,另一半也大部被下狱问罪,全身而退的,十停中不足一停。

马五这两记重拳打完,一直处于白色恐怖状态中的大明官员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可惜不等他们这口气缓过来,一个惊夭霹雳在他们的头上炸响。

由于大批东厂和锦衣卫成员被拿下,顺带着无数官员贪墨的证据被马五掌握,于是都察院的人出马了以前都察院的官员都是言官,这些人全部的功夫都在嘴上,弹幼官员全靠嘴说,实际上只能过嘴瘾,但是现在他们终于要开始实干了。

不过这次实干实在不是那么好干的,因为这次要抓的人实在太多,都察院的人分赴全国各地,抓人抓得手都软了还没抓完。

无数官员落马,随之而来的是无数职位空缺。

就在大明要闹官荒的时候,李景酝酿己久的新的选拔官员制度终于颁布了,在颁布制度的同时,李景宣布:崇祯九年大明选才大典开始——

祝大家马年大吉,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收起3楼2014-01-3107:33|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