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家独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家独大(2 / 2)

当时宋应星第一个念头就是看看自家的祖坟是不是有啥变化,看看老宋家的祖坟是不是冒青烟了。随即宋应星摇摇头,这哪里是祖坟冒青烟,简直就是祖坟在那蹿火。

而且李景居然还让他自己委任工业部的下属官员。也就是说,只要他看中了,三品以下的官员他都可以任命。啥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宋应星现在算是明白了。

说心里话,宋应星真的很想把自己的兄弟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啥的都安排个官儿当当,不过宋应星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宋应星专心研究实学,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关心朝局,李景进京主政这么大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另外李景裁撤锦衣卫和东厂,整顿军务,整顿吏治,这些事情就会通过邸报下达到地方官府,作为县教谕,朝廷的邸报宋应星也是能看到的。

看到一批批官员被逮捕问罪,一批批官员被判刑问斩,对李景下手之狠,宋应星从心里感到畏惧。

再等他看到李景颁布的一系列政令,大刀阔斧地革除弊政,对李景又着实地佩服。

宋应星知道李景这样的人眼里是绝揉不下沙子的,他要是任人唯亲,这个官儿可能不等上任就给罢免了,那他宋应星丢人可就丢大发了,而且会成为千古笑柄。

因此,当刘二愣向他询问需要举荐哪些人的时候,宋应星仔细地斟酌了一番,然后给刘二愣列了一份名单

不过名单中有很多人宋应星己经记不住名字,只知道在什么地方,更有的连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只知道在什么地方做活儿,还有些人甚至连生死都不知道。

可以想见,刘二愣拿到这份名单之后心里得有多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名单上的人该找还得找。

趁宋应星收拾家当之际,刘二愣将部下全派出去四处找人。

好在宋应星知道刘二愣是江西布政使,没有给他提供外省的人,不然的话,刘二愣再有五千兵恐怕也不够用。

刘二愣行动迅速,仅用三天,就把宋应星名单中有名有姓的人找到大半。眼瞅着再不进京,就得在半路上过年了,刘二愣再不迟疑,交给骆养性一个营的兵力,让骆养性护送宋应星等人进京。

本来刘二愣是准备亲自护送宋应星进京的,不过江西现在的形势一片大好,各级官员在刘二愣软硬兼施之下终于老实了,正全力配合刘二愣收税,当此重要关头刘二愣哪敢离职回京?正好骆养性这边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要回京复命,于是刘二愣便把护送宋应星的任务托付给骆养性。

要说骆养性的事情办的就顺利的多了,虽说《天工开物》己经刊行,不过由于是第一版,刊印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印出来的书籍大多在书商的手中,并没卖出去多少。

骆养性首先找到刻版刊印的书商,略一询问,便知道订购书籍的书商是谁。

找到这些书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要知道这时候的人大多不识字,能买书看的,书商们大多都认识很容易就能找到。到了这一步,便不需要骆养性亲自出面了。

其实这件事原本也不需要骆养性亲自到江西跑一趟,骆养性来江西,主要是怕下面的人仗着特权,在江西骄横跋启得罪了刘二愣,因此才亲自过来。

刘二愣让骆养性护送宋应星,骆养性自不会推却,反正他也要带着刻版的书商以及收缴的书籍回京,本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想法,连同宋应星等人一起带回来京城。

骆养性等人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到了京城,李景接到消息之后,命人将宋应星的人先安顿在}t馆暂住,只令骆养性带宋应星和那书商来东暖阁。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宋应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在以前,正部级官员履新皇上必然会亲自召见,那么在东暖阁见到皇上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是宋应星这个职务并不是皇上任命的,而是李景以内阁的名义下的手谕。

宋应星万万没有想到李景竟然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他,更没想到皇上居然只是个陪同的角色。

直到宋应星亲眼看到皇上和李景以后,这才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待宋应星和那书商给朱由检见完礼,李景笑着招呼二人坐下。

收起2楼2014-03-0707:47|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