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四百一十六章 雪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六章 雪灾(2 / 2)

其次,就是负责推行政令的地方官府。如果李景派人掌控布政使之类的职务,下面的官员用蒙古人的话,下面的人不听话,政令同样执行不下去。

把最高职务给蒙古人,基层职务让汉人担任,就是为了推行政令。

实际上这是使用了两套行政班子,一套是蒙古人管理部落内部事务的布政使司衙门,一套是推行大明政令的地方官府。

虽然这么做会有许多弊病,比如说前期汉人可能会歧视甚至欺压蒙古人,但是等到蒙古人渐渐习惯并且接受大明的制度,真正并入大明的版图之后,李景必然会归政于蒙古人。

李景在召见那些投降的蒙古王公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过他们,也坦诚前期会有不少的麻烦,但是李景也说过,只要蒙古人大力配合,以后蒙古方面遇到困难,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大明都决不会袖手旁观,会把蒙古人当成汉人一样看待。

在大明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蒙古王公就算不相信李景的话,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默认李景的安排。

这几个月来,蒙古方面却如李景所料,大事虽没有发生,但是小冲突不断,盖因蒙古人接受不了大明的制度和政令。

在蒙古人想来,打输了投降了,大不了以后每年给大明进贡,但是大明并不要蒙古人进贡,他们要蒙古人缴税。

地方官府根据大明的税收制度同样把蒙古人也划分了几个纳税等级,拥有五十只以下牲畜的牧民免税,拥有五十只至二百只牲畜的牧民需要缴纳一成的牲畜充作赋税,二百只至五百只牲畜的牧民缴纳两成作为赋税,五百只以上的缴纳三成作为赋税。

实际上蒙古的牧民除了极少数人是奴隶之外,大多都拥有五十只以上的牛羊马匹,否则他们这一年就无法生存,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要缴税。

蒙古人除了给王公贵族们上过供,还从来没有交过赋税,大明的官员一来就要他们缴税,自然引起他们的不满

而大明的税官自打李景执政以来,又怕过谁来,不服的就打,不交税的就抢,由此引发的小冲突不断。

对于这种情况,李景并未出言干预,大明国内现在都是这种情况,何况蒙古?现在就是要用强力的手段,让大家知道交税才是对的,不交税就惩罚你。等大家都开始正常纳税了,那时再整顿部分税官违法乱纪的行为。

应该说蒙古方面出现的情况还在李景的预料之中,但是李景没想到蒙古会突降暴雪。

如果牧民们的牲畜大量冻死饿死,以后几年牧民的日子就难过了,没有几年根本缓不过来,那样非但对蒙古人是个沉重的打击,对大明的打击也不小。

看完奏报,李景沉吟了一下道:“归化府那边是如何应对的?”

沈正叹道:“归化府知府请求驻归化总兵马科和大同总兵曹变蛟派兵帮蒙古人救灾,不过曹变蛟和马科说,动用军队需要征求大帅和曹将军的军令,实际上是不想帮蒙古人。

归化知府无奈之下,一面发动蒙古人自救,一面派人进京送信求援,希望朝廷拨付草料和粮食救急。”

李景点点头:“曹变蛟和马科曾跟蒙古人打过很多仗,对蒙古人没什么好感。虽然这次看问题有些短视,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我这就命人给他二人写信。”

说着李景扭头看向角落中一名书办道:“同敞,马上以大都督府的名义拟两份文书发给大同总兵曹变蛟和归化总兵马科,命他二人派兵帮蒙古人救灾。”

“是!”书办拱了拱手,略一沉吟,便即挥毫泼墨,顷刻间一封文书写就。

“国公爷请过目。”书办写完递给李景说道。

李景接过看了一遍不由连声称赞:“好,这封信写得有功力,把我刚才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皇上,你也看看。”

朱由检接过看了一遍,也是连声夸奖:“这封信写得确实不凡,言简意赅,同时把李兄的意思都说出来了。好文笔!你叫什么名字?”

“承皇上夸奖,微臣姓张,名同敞。”那书办急忙躬身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忽然说道:“联听你说话好像是湖广江陵口音,不知跟江陵张家可有关系?”

张同敞迟疑了下回道。f票皇上,张江陵便是微臣曾祖。”

“什么?”李景闻听霍然起身惊道:“你是太岳先生张居正号太岳,又称张江陵的后人?”

张同敞苦笑一下道:“晚生不才,实是愧对先人。”

李景摆摆手:“你如此文采,如何愧对先人?前日我曾问起你的家世,你为何不直言相告?”

收起2楼2014-04-2316:22|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