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2 / 2)

沈莹当年给这些孩子教书的时候,觉得这些孩子们的名字非常难听,就让李景给他们取名字。

李景哪里会给人取名字,·洽好小五在家里排行老五,小名就叫小五,李景灵机一动,就让沈莹给孩子们按年龄大小排了号,以后叫人的时候,就叫他们的排号。

像孙虎头和石头几个年龄稍大的也都有排号,虎头虽然没有石头大,不过他是孩子王,排在了第一的位置,石头排在了第二位。

后来这些孩子们年纪渐长,开始用正式名字,排号就很少叫了,另外从十号以后叫着也实在不太方便。

因此,还用排号做称呼的只剩下小三到小九几人。

而这几个人当中,小五最是机灵,而小九则太过沉默寡言,于是这两人被李景留在了身边,其余几个则跟着石头负责保护徐光启和科学院以及军工厂的安全。

后来小三被李景安排到洪承畴那里,小四安排到了卢象升的身边,小六安排到孙传庭的水军。

至于小七和小八则依然跟着石头留在平阳府,等李景和徐光启离开平阳府以后,他们就负责保护袁可立和军工厂的安全。

听李景让小九担任贴身侍卫,小五皱了皱眉道:“小九合适么?”

李景笑了笑道:“你放心,小九就是不爱说话,比起机灵,并不比你差多少。”

小五闻言笑了笑:“小九确实不笨,就是话太少了

。”

李景笑道:“你以为都像你一样那么多话啊,去吧,跟小九交代一下。”

小五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崇祯十年二月二十七,曹文诏回返山海关,随即命松山吴三桂所部抽调一部分兵力回防杏山,宁远,觉华岛,高台堡,前屯等沿海地区今连山,葫芦岛,兴城,绥中等地,又令祖大寿分兵一部驻守义州今义县至朝阳一带一线。

在后勤补给线得到保障之后,曹文诏兵分四路:一部以陈国柱之济世军为主力组成前锋军,渡过大凌河向西平堡今盘锦市盘山县一带,辽阳发起攻击。一部以祖大寿之主力部队向广宁发起攻击。一部以吴三桂之主力部队向海州,盖州方向发起攻击。曹文诏则率李定国部配合陈国柱攻下西平堡之后向盛京沈阳方向发起攻击。

明军自三月初一正式出兵,四路大军仰仗枪炮之利,一路势如破竹,只十余日便连克东虏十余座州县,攻击最迅速的孙虎头部已然进逼至辽阳外围。

辽阳在金国未定都沈阳之前,乃是辽东最大的城市。

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定都辽阳,直到天命十年迁都至沈阳,这时辽阳都是辽东最大的城市,直到皇太极登基之后改沈阳为盛京,同时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皇宫皇城,辽东第一大城市方为沈阳取代。但是辽阳仍是金国的陪都,金人称之为东京。

如果辽阳只是陪都倒也无所谓,最关键的是辽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辽阳是沈阳通往辽南方向的门户,辽阳一旦丢失,则辽南地区的清兵便成孤军,非但无法回援盛京,甚至连逃都没地方逃。

可以想见,当明军兵临辽阳城下之时,皇太极是何等震惊。

尤其清国的那些没有跟曹文诏交过手的旗主都统们更是震惊莫名,虽然他们都知道这两年女真勇士在明军手中连吃了两次大败仗,但是具体怎么吃的败仗却并不清楚。

在他们想来,这两次败仗的原因是主将无能造成的,他们认为女真军队以骑兵为主,不跟人打野战,却要攻坚,面对明军的火炮焉能不吃亏,他们认为,只要女真人能扬长避短,明军依然是不堪一击的。

因此,数日前当明军开始发起攻击之时,这些人并未在意,甚至在前方将士请求增援的时候,他们也没把明军当回事儿。

可是仅仅过了十多天,自辽阳以西,女真人用了多年才占领的十余个州县己全部沦陷。

如果只是一两个州县沦陷,他们还可以认为是明军仗着人多的优势取胜,但现在十余个分处不同地方的州县在十余天内连续沦陷,有的地方甚至是同时沦陷,这说明明军是分成数路向清国的不同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这时还说明军是依靠人多取胜,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现在他们终于相信以前战败的将领所说的都是真的,明军的火力远比清国强大的多。

2楼2014-05-0107:19|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