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读奏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读奏折(2 / 2)

接过奏折,向和李景施了一礼,然后打开奏折,轻咳了一声,朗声念道:“子曰:道,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殿内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诵自己的大作,御阶之上,李景侧头笑着对轻声说道:“皇上,你听到没,开篇就是圣人之言。皇上博学,可知这位邓大人念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笑道:“这你可难不住我,这是论语里面的话。

前一句的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要认真严谨地办理国家大事,要烙守信用,诚实无欺,要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的时候不能误了农时。

第二句的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治理国家政事,就会像北辰之星北极星那样,只要自己在那个位置,群星自然就会围绕着它。”

“不知皇上对这位圣人所言是什么看法?”李景笑着接问道。

想了想道:“应该说圣人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很有道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可不能拿着圣人之言生搬硬套。

唐太宗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水指的是老百姓。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老百姓的力量。

而孔子呢,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建议君主爱护官吏臣僚,至于老百姓,他告诫君主,让老百姓服役的时候不能耽误农时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不耽误农时,就可以随便役使老百姓了?

皇上想必应该知道,历朝历代很多统治者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些人最后都吃了大苦头。”

叹息了一声道:“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吧,那么多流民造反,难道只是天灾的原因?朝廷和官府不知爱惜民力,老百姓走投无路,不造反又能如何?”

李景点点头:“所以说,圣人之言需要认真体会领悟,有些道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还按照以前的标准办事可能就行不通了。而我们的官员往往不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只知照搬圣人之言,那样怎么做好事情?”

“李兄所言极是。”连连点头道。

抬头微笑着看了看,李景笑着接道:“,那要分对象,有些人是无法以道德教化的,就好比汉朝时期的旬奴,他们生活在草原,从小看到的就是弱肉强食,所以他们也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不然的话他们在草原上便无法生存,旬奴是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汉人妄想以道德教化他们,行得通么?所以想要旬奴人臣服,只有打,打得叫他臣服。

至于那些夷人,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为的是什么?难道是来拜菩萨的么?跟这些人打交道,得先用拳头把他们打服了才能跟他们讲道理。你不打,只跟他们讲什么,你看他们理不理你?”

笑道:“李兄,依我看,不如把这些人派到那些蛮夷之国,让他们去跟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去讲道路,等他们看到自己的道理讲不通了,就会明白用刀枪说话比用嘴说话有用的多。”

李景点头笑道:“呵呵,皇上言之有理,回头等打下吕宋,我就把这些人派到吕宋去教化当地那些土著。”

和李景所坐的位置距离殿内颇有一点距离,李景和朱由检轻声细语,下面的人根本听不清说什么,但是看朱由检和李景的表情和动作,明显是在谈论的奏折。

见李景不住点头,还以为在替他向李景解读奏折的意思。

眼见李景面露微笑,精神大振,念诵的更加卖力,脑袋也摇晃地更加厉害。

其实中国的文言文应该说是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字,几个字就可以表述很多的话语,之所以会如此精炼文字,跟中国的书写工具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记录在甲骨上面,是用刀刻的,这就促使人们用最简练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明白。后来文字是写在书简上面,竹简沉重不说,一卷竹简还记录不了几个字,这同样要求人们书写时要精炼文字。

再后来,人们是把文字写在布帛上面,布帛造价昂贵,当然不能写废话。

等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中国的文化普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已经成为习惯,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进行书写。

写的奏折自然也是用文言文。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