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大丈夫> 第六百二十一章 数典忘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一章 数典忘祖(2 / 2)

文青笑了笑,看着苏衡说道:“你以为大帅跟我们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苏衡一滞,随即恍然。

李景笑着接道:“现在我说说我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这九个字对我们汉人影响极大,正是因为汉人拥有这些品质,所以我们汉人建立的国家,才被人称作是礼仪之邦。

但是我认为还应该增加一个字,加一个勇字。

因为对国家忠诚,所以当国家遭遇困难或者是外敌入侵之时,才有人挺身而出,勇敢抗敌,乃至为国献身,这是为国尽忠之勇。

实际上任何一个朝代在国家危难之际都有这样的人出现,像五胡乱华时的冉闵,唐末的郭子仪,宋时的岳飞,文天祥,本朝的于谦都是这样的人。正因为有这些人,才使我们汉人的血脉得以延续。

其实,勇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教化,勇气是可以培养出来,就像儒家教导人们应该讲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这些品质一样。

这里我多说一句,由于后人曲解先人的意思,过多的遵从如何讲究仁义,讲究礼仪,讲究宽恕,于是逐渐忽视了君子六艺之中的射(射箭)和御(驾车,骑马),甚至连数(算学)都忽视了。

请问君子指的是谁?好像我们那些读书人都自诩君子吧?就是说古人要求读书人应该文武兼备。可是我们看看,现在的读书人有几个是文武兼备的?没有武力,你如何让他们有勇气披坚执锐,以抗外敌?”

“大帅说的精辟

。”文青三人齐声赞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精辟什么?这只是我对前人思想的一些领悟罢了,这番话讲得也有些没头没脑。”

喝了口茶,李景接道:“其实,我之所以要罢黜儒家,乃至要拿掉衍圣公头上的光环,便是希望普天下的读书人能够警醒起来。另外,我说的这个儒家,主要说的是程朱理学,自从理学盛行,我汉人的思想便被禁锢起来,渐渐失去了血性。

还有,我为什么说孔家人数典忘祖?他们连祖宗用一生的智慧总结出的儒家思想都没学明白,反而遵从朱熹宣扬的理学思想,就证明他们不配做至圣先师的后人,更不配仗着祖宗的余荫,享受衍圣公这样的恩宠。”

文青等人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好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三个了,你们这边出了动静之后,我就派都察院的人到曲阜进行调查,等拿到曲阜知县的口供之后,这一仗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李景说道。

“大帅放心,定不负大帅所望。”涂绍煃躬身说道。

“去吧,我还要考虑一些事情。”李景扬了扬手道。

见李景一脸疲惫,文青关切道:“大帅,您别太累着。”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

涂绍煃、文青、苏衡三人走后,李景坐在书桌旁,凝神思索起来。

过了良久,李景把小九唤来:“马上派人去辽东,让曹文诏带虎头和定国回京。”

小九接令,急忙命人快马赶赴辽东传令。

待小九传完命令,李景又道:“备车,我要进宫见皇上。”

“大帅,您休息一会儿吧!”小九闻言急道。

李景摆摆手:“在车上休息,我要跟皇上商议一下,过几日到山东和河南巡视。”

“出京巡视?这个时候巡视?”小九惊道。

李景笑道:“就是要这个时候才应该出去巡视,山东和河南遭了这么大的灾害,我和皇上下去看看,能极大地振奋民心。”

“哦。”小九应了一声,急忙出去让人准备车辆。

少顷,马车备好,李景整理下衣衫,想了想,又让小九打了盆冷水搓了把脸,感觉精神了许多,这才出门。

到了皇宫,朱由检听李景说要出京到灾区巡视,自是满口答应。不过,李景随即告诉朱由检,这次下去可不能讲什么排场,灾区本就人心不稳,若是讲究排场,那就不是下去安抚人心,而是下去扰民了。对于朱由检来说,自不会在乎什么排场,能出京转一圈,就心满意足了。

txt下载地址:

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