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秦涅槃> 第二十四章 为吏之道 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为吏之道 新(1 / 2)

 “秦王,我认为,为吏者,当让管辖下的子民通过师与儒接受智、信、圣、仁、义、忠六德,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全面社会化教育。”

这种以人为文明核心、主体的思想,子婴一听就知道是儒学思想,孔子学说确实对中国以及后世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且持续久远。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基于我们祖辈在以前特定生活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吧?”

“是的,学在官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致力于有教无类!”

六德、六艺、六行以前只存在于上流社会,寻常百姓是接触不到的。

“可以,我准许儒县大兴儒学。”子婴思索过后承诺,虽然此时的儒家思想还处于充满浓重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的初级阶段,但子婴相信,随着儒学传播与发展,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定能够跟随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地改变面目。

“秦王,我认为,为吏治县,当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你们道家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政治、军事管理,是比较独特。”道家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我想听听怎么个无为而治法?”

听到子婴的话,道家弟子回答:“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下辖子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达到我无为而民有为的最终目标。”

历史上的诸多太平盛世、宏图大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道家无为而治的影子。

“好一个无为而治,靠万民的自为而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而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管理工作即可,子婴期待,未来道县能够出现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寝息的盛况。”

“道家众子弟,必不负秦王所托!”

“秦王,为吏之道,应纪律严明,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维护公理与道义,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墨家思想之一,连自家钜子的儿子杀人也难逃“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我想听听墨家的兼爱非攻。”子婴开口询问墨家子弟。

“兼爱者,人人平等相爱,非攻者,反对侵略战争。”

“能具体点吗?”

“兼爱就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占。”

“反对攻占?什么意思?”子婴心中开始担忧。

“大不攻小,强不侮弱,众不贼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

乎!子婴放下担忧,非攻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非战,而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师出无名而已,问题不大。

“子婴明白了,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

“正是。”

跟这些逻辑性极强的墨者交流,令人头疼,子婴赶紧结束对墨家子弟的询问,开始下一个学派,“助我前秦吞并关东六国的法家子弟,怎么不见发言?”

“回秦王,如若我法家管理法县,必当通过法律定纷止争,兴功惧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