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汉帝国> 第三章 英雄归来(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英雄归来(下)(2 / 2)

归来的汉军齐声欢呼,算是对百姓的回应。

策马来到近前,周阳看清了,百姓还升起了火,一堆一堆的火。不下数百堆。火堆旁边维着成捆成捆的竹节,在古代称为爆竹。

在鞭炮出现前,古人的欢庆就是靠烧竹羊,弄出声响,进行庆贺的。如此之多的爆竹,周阳还真是意外。百姓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百姓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瞅看来路。一见周阳他们到来,无不是欢呼呐喊,把爆竹放到火堆里烧。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没多久,爆竹响起来了。

“乒乒乓乓!”

清脆的竹节爆裂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再有百姓的欢呼声,汉军隆隆开进的蹄声,汇成了一喜悦之歌。

百姓的认可,最能激动人心,周阳他们这些征战归来的汉军将士无不是感动异常,李广虎目中噙着泪水。挥臂高唱:“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接,饥唉敌酋头,渴饮敌人血!”

他的歌声雄壮豪迈,自有一股迈之气,远远传了开去。

这歌是汉军将士的最好写照,他们用鲜血、用性命很好的诠释了这歌的真义!

此时此刻,无论是汉军将士。还是百姓。胸中自有一股迈之慨,一闻歌声,跟着李广齐声唱来:“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妈!瀚海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单于王庭舞钢刀,刀刀尽染匈奴血!立壮志,守奇节”

歌声豪迈,壮志横空,军心似,激励多少豪杰!

百姓们唱着唱着,眼里就涌出了泪水,更有百姓低声饮泣起来。

周阳唱着,眼睛为泪水模糊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景浮现在眼前,多少熟悉的将士已经战殒沙场。作为他们的统帅,心中的悲伤远过常人。此时此刻,周阳心中想的只有一句话“要是他们还活着,那该多好!”

忆战场,涌热血,想同伴。汉军将士的眼睛湿润了!巾江此铁打的汉导,在血水里洗过澡在死人堆里打讨潦知捞血。负过伤”就是没有流过泪。可是,处在这种时刻,喜悦的时刻,他们竟然流泪了!

热血奔的,豪情激荡,将士们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剑柄。

强吸一口气,周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率领汉军进入了营寨。

比。,正

进入营地,周阳下令,汉军开始宿营有条不紊,丝毫不见乱象,与在边关时面对匈奴一般无二。并没有因为这是回长安,接受景帝的封赏而松懈。

田蚜看在眼里,不住点头,暗赞周阳号令极严。他虽不是武将出身。但他是个聪明人,看得出来。周阳很得将士们爱戴,他的号令,将士们不敢不遵。

周阳与李广他们聚在一起饮茶歇乏,田蚜这个钦差,哪敢松懈,略一招呼周阳他们后,就去指挥晚饭的事情。

周阳一扫视,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他们个个一脸的满足之色,很是享受这种待遇。征战很苦,最想要的就是有一个温暖的窝,一旦找到,很是舍不得,就连李广和程不识这等久经战阵的名将也不例外。

“皇上对我们可是下了一番功夫。派了御厨,送来御酒。”周阳把手中的茶盅放下,打量一眼众人。

“那是!”李广没有听出周阳话里的意思,美美的喝着茶水。

周阳一扫众将,没有一个人听出他话外之意,只得说得更透彻些:“这次回京,皇上封赏肯定会很重。你们立下大功,身份地位会与众不同,会有人挖空了心思拉拢你们,你们得拿定主意,要忠于皇上。”

作为现代人,皇权对周阳的影响没那么大。若是要周阳选择忠于皇帝。还是忠于华夏,周阳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忠于华夏,而不是皇帝。

忠于皇上,这话不是周阳要说的。是景帝的意思,周阳代他说出来

了。

李广他们终于听出周阳话里有话,放下茶盅,惊疑的打量着周阳。

有些话不能明说,只能暗示,周阳略一措辞:“我们是武将我们只管驰骋在沙场之上便是,其余的事。我们就不必理会了。程将军,你说是不是?”

程不识万未想到,周阳竟然问他,不由得一愕:“大帅说得是!”

在这些人中,周阳最担心的就是程不识了。程不识是舅家的马夫。而窦太后最喜欢梁王,早就想搞兄终弟及,要把梁王推上皇位。若是窦太后出面,要拉拢程不识,程不识是个重情义的人,一个推脱不开。应承下来,万事皆休。

景帝选中的太子即使景帝不暗示,周阳也知道,现代人要是连这都不知道枉为现代人了。程不识在这一战中是立下不小战功,可是,他的战功再大,大得过周亚夫吗?以周亚夫的战功,出了几次错,景帝就要对他下手了。

因为,传承是皇帝最重视的事情,功劳再大也没用。

“程将军,此行长安,必然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凡事三思而行。”周阳再次提醒他。

“谢大帅提醒,程不识记下了。”程不识也明白周阳是在特别嘱咐他,很可能周阳已经噢出了什么味。当下,牢牢记在心里。

听他说得认真,周阳也就放心了。众人接着饮茶说笑。

“禀大帅,营饭已经好了!”田蛤进来禀报。

“走,用战饭去!”周阳站起身,出了帐幕。放眼一瞧,好家伙。竟然如此丰盛,摆了这么多食案。

食案摆放得整整齐齐,汉军将士立在食案旁,静候周阳他们的到来。

周阳来到自己的食案前立定。扫视汉军。站得笔直,挺拔如松。虽是用战饭,却如上战场,肃穆整齐,甚是满意。

“弟兄们:明天,我们就要进入长安,朝天子,献捷于宫阙!”周阳开始话:“你们欢喜么?”

“大汉万岁!”

一句吼声,是最好的回答。

“这餐战饭,是皇上派了御厨。为我们做的,你们要记住:皇恩浩荡!”周阳于皇恩浩不浩荡,并不放在心上。可是,此时此刻。这话不得不说。

“皇上万岁!”

汉军将士再将欢呼起来。

“吃饱了,喝足了,养好精神。明日进长安,朝天子!干!”周阳端起酒杯,遥遥一敬将士们,一仰脖子喝干。

“干!”

一个字,如同炸雷一般轰鸣、将士们举杯在手,一口喝干。

接下来,就是吃喝。周阳他们边吃边聊。将士们谈兴甚高,说得最多的就是明日进长安,朝天子事了。

这是汉朝数十年未有的盛事。尽管他们已经知道礼仪,熟悉章程,仍是很期待。了解与亲历,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一直饮到月上中天,方才作罢。

次日五鼓时分,营地外喧闹声响成一片,周阳给吵醒过来,穿衣而起,来到营门一瞧,只见不计其数的百姓开始忙活了。百姓忙着烧柴禾,弄爆竹,要让将士们热热闹闹的进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