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就在这时,一则消息的传来,令整个京师朝堂都动荡了起来。
信是即将班师回朝的英国公张辅与王骥联名送来的,信中的内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重新与黎利商谈,达成合作,将在安南南部包括升龙城割让给黎利,让其成为南安南国王,但必须臣服于大明,世世代代为大明番属国,而安南北部则划入到大明领土,重新组建一承宣布政司,其名号也继续宴席太宗时期安南名号,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除了此事以外,信中还向朝廷建议,在琼州设立专门的特区,以便能够和汉华王国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
前者倒是没什么,中规中矩,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即使是小皇帝朱祁镇也不反对,但后者就不同了,特区什么的,那些文官势力的人也并不是完全不明白,但是这样做可是完全与太祖定下的祖制背道而驰呀!这是他们坚决反对的。
就连张太后也是犹豫不决,因为这么重大的事情即使是她这位太后也无法下决心。
也是,如果此事放到太宗朱棣时期,完全不用担心,毕竟朱棣可是一代大帝,下西洋这样的事情他都能下决心,设立所谓的特区根本没什么。
但是此时是什么时候,小皇帝刚刚即位,其威望实在不高,各方大权皆都掌控在文官势力以及张太后还有勋贵手中三分势力手中,根本就没魄力下决心敲定此事。
也就在大明京师朝堂为此事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此时的广州府衙门之中,王骥与英国公张辅正在对弈。
双方对弈极为缓慢,一旁伺候的童子则是站的脚都麻了,但没办法,谁让二人这一下就是两个时辰了。
“国公你就不怕朝堂会因此而驳斥!要知道您虽然是国公,但如今新皇登基,朝廷之中可不平静”
“怕呵呵!此事王大人不也有份吗?您可是也在奏折之中签了名!你不担心,老夫自然也不担心!”
“再说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难道不值得上奏朝堂吗?”张辅笑了笑,说道。
对于将琼州府设立成大明特区一事,事实上并不是张辅想出比的,而是张林想出来的,他在考察了汉华王国之后,又结合了自己的想法,最终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与汉华王国更加密切合作。
至于特区二字,那当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李江这位穿越者想出来的。
没错,自从数日前张林来到东阳城面见李江说想要到汉华王国各地考察时,李江便跟他说起了贸易一事,后来他谈及了双方合作一事,这特区自然也被李江不经意间给说了出来。
其实,李江的不经意那只是表象罢了,跟大明合作是李江最期盼的事情,尤其是商业上往来,而琼州无疑是最佳合适之地。
一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就算汉华王国的人在这里势力极大,也不会威胁到大明的安全,而且这里文官势力极为薄弱,也更容易让朝廷接受。
而对于大明,此事也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尤其是对于琼州府这等穷山恶水之地,那更是一大助力,因为这可以给琼州府带来大量财富,发展当地的经济,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东阳城,大统制府。
李江依旧忙着国内改革事宜,之前法令修改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之前税法修改也已经到了尾声,而新式教育的改革计划也被李江提了上来。
第一批印刷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通过各地的商人售卖了出去,而售卖的价格是平常书籍最为便宜的,而商人们也没有亏本,因为每售卖一籍,官府会进行相应补偿,而要求只有一个,那便是让普通百姓都能购买得了。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有不法商人在其中大肆牟利,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李江还下令复兴社严格查探监视,若经查实,即刻封锁家产,按相应法令办事。
可以说,这次的“新书”售卖极为成功,让大多数百姓都明白了许多以前都从未注意也从不知道的冷知识。
而且,这样的样书还极为简单明了,甚至伴有插画,能够让不识字的人也能够大致了解其中的原理。
如此这般开启民智的书籍,自然大受其好评,虽然有些官员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李江的统治,可是李江与大部分官员都没有一丝担忧,因为汉华王国可不是大明这样的传统封建王朝,而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李江的威望极高,起码几十年内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几日之后,李江再次下达指令,命令各府各县必须开设新式教育班,其比例不得低于传统教学比例的三成。
而且在传统授课科目上,李江还增加了不少科目,而且严令授课者必须重视。
至于学费,李江还规定,只要是贫困得交不起学费者,均可申请免费或者少交的方式,而且这笔钱不会通过当地官府,而是由各府各县的学政衙门发放,而这个学政衙门直属于政务堂管辖,各级官府不得干涉。
对于国内的改革,李江极为重视,而对于澳洲、美洲的消息,李江也十分关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新设立的新兰府。
目前新兰府虽然搭起了框架,但官员奇缺,而移民的人口也非常少,移民到当地的人大部分都是囚徒或者是一些偷奸耍滑之人,真正移民到那里的人非常少。
这不,就在昨日,李江再次收到了新兰府知府的文书,信中依旧是要人要物资的,李江揉了揉太阳穴,对此事是颇为头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