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孩子们都去了学校以后,店铺里就只剩下李月娥一个人。
做完该做的家务以后,她就得抓紧时间读一读医书,当然,都是非常初级的医学知识。这是丈夫对她的指示,她必须执行。
以她的学历和年龄,来学习医学,真的很难为她,毕竟医书上面好多的文字,她都不认识,更别说那些生疏艰涩的词汇了。
但是她勇于挑战自己,这种精神也难能可贵。
林家良不在家的时候,因为没有医生看病,“医疗站”的“医疗”功能基本属于瘫痪状态。李月娥此时担负的角色,就是一个药店营业员。
除非顾客指定了要买什么药,她可以服务。一旦是来看病,只能抱歉说一句:“我家男人不在家。”就把人家打发走。
“药店营业员”那就和供销社的营业员,没有太多的本质区别,反正都是卖东西。既然都是卖东西,那就都是“生意人”。
所以李月娥跟林家良的认识就不相同,林家良认为自己主要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并不是生意人,医生跟生意人显然是两类人。
李月娥则觉得自己主要是卖药的生意人,生意人自然就跟生意人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左右店铺的老板常来和她聊天。
一会儿,左边店铺的老板娘吴婶又过来了,吴婶店铺经营的是锅碗瓢盆之类的厨具。
“今天生意好吗?”吴婶每次都是这句话做打招呼的习惯用语,就象一般熟人在路上遇见,随口说声“吃了吗?”一个意思。
“一上午了,还没人上门呢。”李月娥回应。
“我也是啊,这一连几天没人上门,房租钱都没挣回来,愁人。”
“你那边门面挺好的,东南两向开门,生意应该不差。”
“做生意光门面好不行啊,得有财神爷保佑。没有财神爷保佑,钱就是到了你门口还是会拐弯不进来。”吴婶满脑子旧商人的迷信意识。
李月娥初次踏入生意人的门槛,也很相信吴婶的话:“是啊,我平生也没做什么坏事,但愿财神爷多保佑我。”
两个人闲聊一会儿,吴婶回去了。李月娥趁着空闲,索性关了店门,去菜市场买菜,一会儿丈夫和孩子们要放学回家吃晚饭了。
她从钱盒里拿了一些钱,然后出门。
家里的钱本来一直由林家良管控,李月娥每用一分钱,都得从林家良手里拿。但是现在,李月娥当了“掌柜”要做生意,林家良就必须开放家里的财务权,允许妻子自主动用一部分钱。当然,这些钱还是要做帐记录的。
李月娥在菜市场转了一圈,走到市场空地那儿,看见一个工艺品地摊,卖的主要是各种小型神像,无非是神仙和菩萨之类,其中就有“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李月娥不禁停下脚步,询问小贩:“这个怎么卖?”
“你要哪一个?是送子观音,还是赐福寿星?”小贩热情回应。
“这个呢,这个多少钱?”李月娥蹲下去,拿起一个木雕财神爷,仔细打量。
“啊,财神爷啊,财神爷就贵一些,要八十块。”
“八十?太贵了,那这个呢?”李月娥指向另一个。
“这个是塑料的,便宜是便宜一些,不过最好别买。”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