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议论迁都的?巨先,这是怎么回事?”昭和殿中,孙亮拿起几份奏章问道。
“陛下,有多位朝臣上表,言如今天下即将归一,我朝还应适应形势,将都城北迁。但也有许多朝臣反对,目前朝中纷争较多。”散骑常侍张悌恭敬地道。
迁都,涉及大吴千万百姓臣民的切身利益,自然会纷争不断。按原来的历史,这未世皇帝把都城由建业廷回武昌,没到两年,就受吴地百姓臣民的反对,又乖乖地把都城又迁回了建业,只不过上演了一出闹剧而已。
这都城可是一个大事情,得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一要有利于对全国的统治,还得考虑地理、民情、经济、军事防御等各方面的需要。孙亮有着近千年后世经验可以借鉴,但也对此事一直下不来决心。
这中华大地,可堪为都的,也就这几个地方,后世的古都,杭州只是偏安皇朝的无奈选择,自然是不能选的,北京呢,现在还过于偏远了,有的可选的只有长安、洛阳、许昌、武昌、许昌、邺地、建业等地,但这些地方,都有各具优缺点,而且,这长安、洛阳都还在司马氏手中呢,这些人都急什么啊?
“哦,你怎么看的?”孙亮淡淡道。
“臣觉得,有所准备也是可以的,但也无须即做定论。”
“哦,巨先倒是稳妥之人。”孙亮点头道,接着又笑着道:“若天下重归一统,以巨先看来,这都城应置于何处为好?”
“臣不敢妄加议论。”
“巨先,我们君臣之间不必如此拘礼,不过随意说说而已。”
“既然陛下动问,以臣之见,这都城非洛阳不可。洛阳,立于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可称九州腹地、十省通衢。自周公定洛邑,武王东迁以来,洛阳多作为帝都。是故,觉得大吴一统天下后,当定都洛阳。”张悌道。
“这洛阳,是不错。”孙亮点头道,“不过,这事,以后再说吧。朝廷已经把洛阳定为都城之一了。”
建业城诸官员议论着迁都的事情,巧和的是,这北方的洛阳城,众臣也正掀起一场争论迁都的争论。
“陛下,这洛阳乃四面受敌之地。现在孙吴势大,我大晋不如稍稍让其一步。特别是朝廷,还是先迁到长安为好。这长安,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背有巴蜀,先秦凭此一统天下。我大晋迁到长安,休整一番,未始不能出关东向,重整山河!”朝堂之上,贾充奏道。
“陛下,不可啊。若迁都而西,这洛阳,这翼州、衮州、并州之地如何办?尽弃给孙吴吗?”邵悌出班道。
“元伯,这陛下西巡,怎么就成了丢弃翼州、衮州之地了呢。”贾充叫道,“陛下西巡,朝廷自可令人坐镇洛阳,就是洛阳失利,还可以令人镇守翼州、衮州之地。难道这长安就不是朝廷之地,陛下就不能西巡长安。”贾充争辩道。
“臣附议。如今洛阳已成险地,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冒然置之于险地。”有臣子出班,劝道。
“洛阳的防御,还应陛下统筹各地之地,方能与孙吴决战。”有臣子出班说着,接着话锋一转,道:“若陛下坐镇长安,便于集益州、雍州之力,卫我洛阳。臣也奏请陛下早日西巡,如些臣民幸甚。”又有臣子出班道。
邵悌已经被众臣的口水淹没了,孤零零地退到一边。
“此事,稍后再议吧。”御座之上,司马炎淡淡地道。
诸人其实都知道,其实司马炎也算是答应了,只不过不想背着被孙吴赶着跑的名声而已。
散朝之后,诸臣各自回家。山涛独自回到家中,韩氏接着,陪着山涛在厅中坐下。
“夫君今日回家,怎么这样无精打采的样子?”
“唉,今日朝堂之中,贾公闾与一群人让陛下西巡长安。”山涛道。
“这孙吴大军不日前来,正需陛下坐镇城中。如此情形,怎么能鼓动陛下西巡呢?”韩氏奇道。
“恐怕是陛下的意思吧。这孙吴近年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洛阳城中,谁人不惧?这西巡,恐怕是准备打着迁都的主意了。不日,就会有旨意下来了。”山涛道。
“那夫君,我们怎么办?”
“还能如何,大概也要随着陛下西去了吧。这年月,兵荒马乱的,你也准备一下,随我一起去吧。”山涛道。
韩氏迟疑了一会,道:“夫君,咱们能不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