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那年的记忆> 武林宝典--武林门派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武林宝典--武林门派四(1 / 2)

 明教

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民间组织。据古籍载,古波斯人摩尼创立摩尼教,于7世纪末传入中国。入华后吸收佛道两教的部分教义,在民间传布,发展为一种宗教组织,称为明教。唐会昌三年禁断,但仍在江、浙、闽一带秘密流传。自唐以来,农民起义往往借此教为组织工具,宣传民众。该教酋张角为教祖。唐末五代时流行于陈州一带,后梁末母乙以此发动起义。北宋、南宋间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不断组织农民起义等。摩尼原始教义以光明与黑暗为善恶的本源,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教徒奉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务节俭,相亲互助,谓为一家,宋代官书或私家著作往往蔑称其为“吃菜事魔”或“事魔食菜”。武侠小说依据此段史实,加以渲染,铺陈出许多有关明教的轰轰烈烈的帮事。如叙述元朝时为江湖侠义道所鄙夷仇视的明教于险遭灭教大祸之时,张无忌倚伏九阳神功,见义勇为,挽狂澜于既倒,出任明教第三十四任教主,并习得明教护教神功“乾坤大挪移”。他率领群雄,东征西杀,反抗朝廷,共襄义举,使被蔑称为“魔教”的明教在江湖上扬眉吐气。小说中描述明教组织严密,教主之下设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法王、五散人,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旗掌旗使。(见金庸《倚天屠龙记》)金庸每在作品中涉及明教时,总是先将之描述得怪异邪诡,为正人君子不齿,其后方大开大阖地写出所谓邪派人物中亦不乏豪气干云的大丈夫或敢作敢为的“真小人”,且辩论会地拉出某些正派人物的可鄙可怜可气之外,来阐述一种正亦邪、邪亦正,执于正邪之分是无理且无谓的辩证观点。但在其它武侠小说作者笔下,“魔教”则全然是阴毒邪恶的化身,没有什么翻案余地了。

空门帮

天下间最不伦不类的帮会。由五个老和尚、五个老道士、五个老尼姑共十五位空门败类组成。他们挂羊头卖狗肉,为非作歹,贻羞空门,后被雪山三圣之一李临风以十五枚铁钉射死。(见古龙《快刀浪子》)

钧天教

邪派之一,教主是有青州血掌、千面**、惊虹剑客之称的寒石堡主童天豪。童天豪原是武当弟子,偶因奇遇,得了一位邪道老魔的遗书,习就易容之术与许多歹毒功夫,遂创立钧天教。教旗为一面大红锦缎,形作四方,上绣两只金线麒麟双棒太极图案。教规森严,坛主更替时,先谒神牌,再陈三般法物:五柄寒光闪闪的钢刀;一根黄光耀目、粗堪合抱、高约七尺的钢柱;还有一根皮鞭。与此同时,开设刑坛,以示钧天教代天行道,一统武林之主旨。童天豪以毒药制人,笼络邪道人物,并让他们服食九归丸,定期给予解药,挟制人为他卖命。童天豪在攫取号令天下武林的凝碧玉玦后,为害江湖,软禁天下九大门派掌门人,派手下人易容以代,围攻神州三杰,酿成震惊武林的“君山惨案”。以欧阳天贶为主的五雷盟崛起江湖后,联合武林正义人士,识破钧天教主阴谋,童天豪终至众叛亲离,死于仇人之手,钧天教灰飞烟灭。(见陈青云《五雷盟》)

金指门

以指力称雄天下的门派。该门的武功能将内力运至十指指尖的独门穴道,发射出去,威力强大。代表武功有“碎玉十八指”。金指门主公冶谷被称为天下武林第一高手。(见萧逸《金方女杰》)

金剑盟

诸葛武雄始创。诸葛武雄欲以剑术称霸武林,狂称“金剑盟外无剑士”,迫令天下用剑者解剑,否则就要剑毁人亡。此举在武林中掀起腥风血雨。金剑盟总坛之下设有荣养殿、掌刑殿等分舵,盟主之下有三长老、八护法、十二龙十二凤近侍以及各殿殿主,盟中剑士以金剑伊分尊卑。君山大会上,诸葛武雄毙命,二代盟主诸葛瑛解散金剑盟。(见陈青云《丑剑客》)

金钱帮

江湖中一大帮派,财力之雄厚、势力之大一时超过丐帮。上官金虹网罗列于百晓生《兵器谱》中的十七位高手组成此帮,横行无忌。李寻欢一刀刺死上官金虹,阿飞击败上官金虹麾下第一高手荆无命,金钱帮遂告解体。(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拜月教

一个全由女子组成的神秘教派。所传内功太阴玄功和轻功追月身法俱是江湖上罕见的高深武功。拜月教中的人物人人武功高强,尤以剑法为著。拜月教本在回疆以北,曾两次涉足中原,俱被赶回,后立下毒誓,要再入中原立足盘根,传教收徒。多年后朝中太监魏公公为了对付“挥手无情”王孙,派人以重金和重诺将拜月教请入中原。教主月姬是位美貌的姑娘,诡计多端,行事诡异,王孙多次吃了她的苦头。几经争斗,月姬率众弟子铩羽而归。(见王宝宝《多情王孙无情手》)

括苍派

江湖武功门派,据说本是少林旁支,乃数百年前少林的俗家弟子所创。开山祖师虽学艺和林,却能博引旁通,取他派之长,结果青出于蓝胜于蓝,百年以来领袖江湖。十二神拳是括苍不传之秘。丁兆雄曾任该派掌门人。(见萧逸《十二神拳》)

南少林

指南少林寺和南少林派。据今人考证,南少林寺位于福建莆田九莲山。据说少林一派在中国共有九支,分别位于河南、福建、广东、四川和陕西境内,但可考的只有嵩山少林寺虽多次遭到浩劫,但屡毁屡修,得以伟存;而九莲山的少林已于清初被焚毁,如今仅有断碑残址而已。

南少林派是武林流派之一。此派传习者崇嵩山少林寺为祖庭,所传拳技称“南少林拳”。传说清康熙或乾隆年间,清廷畏少林武功成患,派兵围焚南少林寺,仅至善祥师等五人逃出。他们在福州编传了“五祖拳”。至善禅师之徒洪熙官创洪拳,另有蔡、莫、李、刘四徒亦分创拳术于广东,形成了南少林派武术的基本内容。

恒山派

五岳剑派中的一个门派,位于恒山见性峰,有佛学渊源。嵩山派欲将五岳剑派合而为一,恒山派掌门定闲师太坚决不从,结果在侧霞岭、水月庵两处遭伏击,差点全军覆没。定闲量太被岳不群暗害,弥留之际,请令狐冲接掌恒山。令狐冲相助恒山派脱离险厄后退位,由仪清掌理恒山门户。(见金庸《笑傲江湖》)

神龙教

教址在辽东湾灵蛇岛,亦称神龙岛,是江湖上的邪派组织。教主洪天通,武艺高深莫测,万其他自制的豹胎易筋丸等毒药,教众闻之色变,成为臣服部属的有力工具。神龙教下设青龙、黄龙、赤龙、白龙、黑龙使,由武艺高强的有功者担任。教主的信物是五龙令,见五龙令如见教主。洪天通大搞个人崇拜,教众必须忠字当头,叛教者则被推入蛇窟。洪天通得苏荃为夫人后,大量诛杀功臣,宠幸少男少女,终于引发了老少之争,使神龙教走向瓦解。神龙教曾参与对《四十二章经》的争夺,并曾受过罗刹沙皇敕封,参与不利于清廷的限谋与活动。神龙岛被韦小宝率水师攻破后,神龙教教众星散,最后洪教主与少数追随者自相残杀,同归于尽。(见金庸《鹿鼎记》)

鬼王旗

江湖上一大帮会。大掌旗是狄用疆,自大掌旗以下,分有双座,四堂,一房。高手如云,领众上千,力量强大。毒魄、南宫羽为报仇,连毙鬼王旗数十高手,杀伤狄用疆。在江湖上掀起血雨腥风。后狄用疆妹妹嫁给毒魄师父全无欢,双方才握手言和,鬼王旗也免去全军覆没之灾。(见欧阳云飞《冷艳魔》)

泰山派

五岳剑派中的一个门派,位于泰山,有道教渊源。创始人为东灵道长。天门道长为掌门人时,对左冷禅吞并五岳的野心执意不从,被买通的内奸和左道之士害死。派中高手被岳不群诱进华山思过崖山洞观摩剑法石刻,遭到暗算无一生还。(见金庸《笑傲江湖》)

衡山派

五岳剑中的一个门派,位于衡山城。第二号人物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结为琴箫知音,竟遭灭族灭门。衡山众高手又误中岳不群、左冷禅吞并五岳的野心,却洁身自好,游于方外。(见金庸《笑傲江湖》)

幽冥教

江湖上称霸一时的门派。采花贼威练成《银图秘录》神功后创立幽冥教,意欲主宰武林。幽冥教滥杀江湖中人,火烧少林寺,激起群豪愤怒。各派推卢靖为武林盟主,前往剿灭幽冥教。在五虎岭,双方展开血战,杨威等十恶不赦的大魔头伏诛,幽明教从江湖上消失。(见卧龙生《鬼谷》)

唐门

饮誉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药雄踞蜀中一隅,行走江湖达数百年之久。唐门人善于设计、发明和使用各种暗器,并精于弄毒。唐门始祖有《毒经》传世,遗训“统率百毒,以解民厄。”规定唐门掌门必须由唐姓直系子弟担任,经、袍、珠、杖这唐门四宝由掌门人保管,以免贻害武林,折损唐门声誉。

唐门世代居于唐家堡,考唐家堡约在今四川重庆城外,下设十大部门,各司毒药配方与提炼、暗器设计与制造、解药制作与保管,以及警卫防护、训练子弟、分配任务、巡逻出击等工作。这十大部分分别由唐家嫡系中的十大长老掌管。

唐家的家传武功为七煞夺命鞭法,威力平平,唯暗器和毒药独树一帜。据说唐门暗器共七种,江湖上常可见到的是毒针、毒蒺藜和断魂砂,其上均淬有剧毒,非唐家的独门解药而不能解。唐家使用暗器的最高超手法称“满天花雨”,练至登峰造极时,一双手可同时打出六十四个部位,防不胜防。为了彻底消灭大风堂的势力,唐家以重金美女笼络了火器世家霹雳堂,研制出一种将霹雳堂的火药和唐家暗器相结合的新型暗器,既可发射取人性命,又可空中爆裂伤人。这种暗器名为“散花天女”。

唐门的人物和事迹广泛见于诸多新派武侠小说中,所述唐家人的性格与品质各有不同。我国武术史上并无唐门记载。(见东方玉《红线侠侣》、古龙《白玉老虎》等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