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那年的记忆> 武林宝典--武功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武林宝典--武功四(1 / 2)

 文儒之士熊曲星精研苍穹秘籍后所创武功绝学。内中含有三式精奥的变化,第一式称为天卷愁云,专攻敌人上部,为天;第二式称为人海浮沉,专攻敌人中部,为人;第三式称为地惨魂狱,专攻敌人下部,为地,合称天地人。绝招施展开来,神幻莫测,有河汉星幻之妙。(见陈青云《一剑三鹰》)

白石岛奇门派功夫,一种阴毒掌力。中掌者全身筋骨萎缩,状若侏儒。(见陈青云《丑剑客》)

少林寺独门硬功。后被少林寺逃徒火工头驼将此功传往西域,创金刚门。此功造诣精深时,出指可以碎金断石。武当三侠俞岱岩、六侠殷梨亭都曾犯在金刚门传人手中,被用大力金刚指捏断全身骨骼,成了废人。(见金庸《倚天屠龙记》)据查,金刚指是专练指力的功法。练法是,将一块厚约寸余的青石板搁在板凳上,高及人的腹部。练功者将指甲剪净,距石板半尺成马步,两手屈于胸前,自然下垂,以两手手指在石板上缓慢来回抚摩。用意不用力。呼吸自然和缓。半小时以后,可用十指在石板各处点打200次。击打时要用腕力,要有弹性,点打分明,点后即起。用力不可太猛,然而意念须击石而穿。练久后,指尖会慢慢磨平,十指发烫,偶尔还会发硬。直到五指在木板、石板、青砖上能击打出凹印时,指力已十分锋利,就大功告成了。

蓟州杨家祖传绝技,脱胎于少林派大力金刚手,虽掌力威猛稍逊,招数变化却有过之。每一掌劈出,内中都暗藏六种不同变化,故称金刚六阳手。传至杨大姑,将这种本属刚猛的武功加以变化,加上了几分阴柔之力,更令人防不胜防。(见梁羽生《游剑江湖》)

云中道人所创的一种奇异功夫。行功时暗运真气,十指轻弹,嘴角微张,头顶冒出丝丝金黄色烟雾,托住一柄雪白云拂,随意袭敌,疾似闪电流星。回环拂扫,其劲力可摧动万斤巨石。(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海南帮一种奇绝的外门功夫。乃是用内家真气吹水成柱,化柱为罩。为罩之水墙,受真气控制之后,坚如铁壁,韧似革墙,虽宝刀宝剑亦不能伤它分毫。罩内中空,不通气流,人在其中,盏茶工夫,便将窒息而死。阴光度曾用金钟魔罩困住云梦和尚,幸得湖中异兽出击,阴光度逃走,云梦和尚方能死里逃生。(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雪山派掌门人白自在的妻子史婆婆所创。史婆婆个性极强,武功不及其夫,便愤而下山,苦心创出金乌刀法,专门克制雪山剑法,内含太阳(金乌)溶化冰雪之意。后史婆婆将刀法传给石破天,利用石破天之手打败了自己的儿子、尽得雪山剑法精髓的白万剑。(见金庸《侠客行》)

玄奥精深的掌法。第一招名飞云泻电,第二招名风声鹤唳,第三招名倒转阴阳。其中以第三招最为玄奥奇绝,出手之初看似平淡无奇,一旦功了出去,则有千变万化神出鬼没之妙,尤其掌招诡谲而又刚猛,最易乱人耳目,如能修得六成以上火候,即可招无虚发。卢靖用飞云堡卢家祖传宝剑从神叟余千知处换得此套掌法。(见卧龙生《鬼谷》)

此功由佛教经典《般若心经》中演化而来,是北少林派中颇具威力的一种武功。佛学、武功修为均高深者习之,能达到经文中所述“空中无色,无受想行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境界。精通降魔心法的高僧一经施为,方圆数丈内之人不论功力高下,皆被导入“无意识界”,一切思维记忆、体力皆归化为无,与废人无异,并感到浑身不适至极,周围如有恶魔逼杀。河南嵩山少林寺默玉大师用此功法欲将逆徒明月除去,后生恻隐之心,适可而止,以致留下祸患。(见李中宁《梦幻英雄》)

毒门中的一种秘法,可以使任何一个平常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变为浑身是毒、刀枪不入、行动如风、力大无穷的怪人,就像传说中的复仇僵尸一样,遭遇者无不死于非命。练有这种毒功的人,一旦运功,脸上的皮肤就会在阳光之下泛起一层淡绿之色,双眼也闪出一股骇人的诡异光芒。(见陈青云《刀剑金鹰》)

少林正宗“大圣棍法”中的上乘招术。这一路棍法,走的是纤细轻巧路子,一根粗大的齐眉棍,使来有如闺女绣花,手拈绣针一般细腻轻巧。使的人如果没有二三十年苦功,决难指挥如意,收发由心。(见东方玉《北山惊龙》)

一种武林绝顶的功夫。掌握这种武功的人留着一寸多长用药水泡过的指甲,平时都是卷起来的,可是只要他手指一弹,卷起一圈的指甲就突然伸得笔直,晶莹坚白,闪闪发光,就像是刀锋一样,且能发出缕缕锐风,劲力十足。陆小凤在东海荒岛上与一伙人聚赌,旁边一位满头白发、道貌岸然的老学究几次以指刀神功将骰子击得粉碎,令陆小凤惊骇不已。(见古龙《陆小凤》)

剑式中最狠、最霸道的一种。其中一招“怒碎天门”威力强大,令人惊心动魄;还有一招“缠颈式”,由上转向下,再由左下方反手抽劈,一剑即可致人死命。这种剑法虽非天下最快的剑法,但却有天下间最不容易避开的一击,即“法场斩首”。而此剑中最凌厉的一招是气势骇人的“分头斩”。(见古龙《快刀浪人》)

传自西域的一门奇功,以其具阴毒之力而被视为邪派武功。武功最初源出印度,经过西藏白教喇嘛中一位大师的钻研,更加完备,并正式定名为“修罗阴煞功”。佛教传说中有九重境界,若练到第九重时,厉害无比,用来伤人,便像将人打入九重地狱一样,永世不得超生。但一般人只能练到五重。练到第七重,走火入魔的迹象已经显露,只要练到第八重,本身的定力镇压不住,就必然走火入魔,功亏一篑,除非获得最上乘的正宗内功心法,才可以免此灾难。修罗阴煞功的奥妙,只是对敌之人可以感受得到,外人决计看不出来。其掌力阴寒之极,渗入对手体内,寒气顿上心头,遍体生凉,血液欲凝。据说此功传到西藏密宗一位高僧手中时,他觉得此功太过歹毒,便毁去练功秘籍,不传弟子。金国金超岳略通此功,因此多有建树,位至国师。朱九穆以此功使韩大维双膝受阴寒之气而半身不遂。修罗阴煞功的克星是惊神指法。(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鸣镝风云录》)

烟中飞鹤云在天的独擅武功,是武林罕见的上乘轻功。共有三式,分别名为推窗望月飞云式、一鹤冲天观云式、八步赶蝉追云式。身怀此技的人足尖点地,一鹤冲天,身子孤烟般冲天拔起,只要七八个起落,已达几十丈开外。(见古龙《风云第一刀》)

武术中的稀传秘技或医学中的疗疾治病手段。人体有多条经络,其作用为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系,是全身的调节系统。经络上的穴位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之点。武术点穴功夫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上述传统中医理论上。点穴理论认为,对于人体一些重要穴位用力击打,造成一定的损伤,可以产生令人劲力丧失、呼吸困难等作用,再施以妙法,则又可恢复正常。这些主要穴位一般合称三十六要穴,分别为哑穴、死穴、瘫穴、晕穴、狂动穴等。点穴方法亦有多样,用手直接点击,以器械击打,甚至凌空遥点;点穴还有变时取穴,即根据时间变化在一定时辰内点击相应的穴位,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医学将点穴作为治病的手段。医学点穴治疗手段亦有多种,如按点法、掐点法、推点法、分点法、拧拨法、捻转法、点揉法等,应用了虚实、补泻、疏通等原理。

武术点穴功夫,各派武术典籍中均有记载,亦有种种神奇传说,但其实证事例却时隐时现,难以确实,成为武术中的一大难解之谜。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除死穴、瘫穴等外,又有笑穴、睡穴等,更难以证实。

一种神秘的武功,与点穴手法大不相同。人的穴道永远都在那一个地方,绝不会动,而人的血脉却是不断流通的,点血截脉就是要截断人的血脉,血脉一不流通,身体自然不能活动,就会瘫倒于地丧失战斗力。人的血脉由于流动不停,因此点穴截脉的手法也很巧妙,要点在血脉流动时前面的那一点,才能将血脉截断,但这闭血点穴为时不能太久,否则被点的人就会死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