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那年的记忆> 武林宝典--地理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武林宝典--地理一(1 / 2)

 二十四桥

在江苏省扬州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谓二十四麻桥。据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有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等二十四座桥,后水道逐渐淤没。宋元祐时仅存小市、广济、开明、通泗、太平、万岁诸桥。现在仅有开明桥、通泗桥的地名,桥已不存。

一说桥名“二十四”,或称二十四桥、念四桥。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录十五:“二十四桥即吴桥砖家,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红药桥之名出自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吴桥砖家在扬州西郊。梁羽生采用此说,所写扬州竹西巷谷啸风家就在此桥附近。(见梁羽生《鸣镝风云录》)

扬州新近修复了二十四桥景区,它由玲珑花界、熙春台、单孔石拱桥及望春楼四部分组成。其中,石拱桥呈玉带状,长24米,宽2.4米,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看来,这一新建景区是采用桥名“二十四”之说了。

十二连环坞

浙南凤尾帮的老巢总舵,分十二连环坞分舵、分水关和内三堂。十二连环坞巢穴极深,就是该帮的人众,不是直接在主舵效力的,也轻易进不去。凤尾帮龙头帮主天南逸叟武维扬故意使他舵下的弟兄对十二连环坞,始终存在着一种神秘感和向往,以免叛离心。凤尾帮以十二连环坞,为巢穴,水旱两面,步步设防,以守为攻,以消灭天下武林劲敌,称霸江湖。

十二连环坞机要部分高在雁荡山的铁佛寺。其中,建有一石屋,内开十二个窗扇,窗前一溜长案,每一个窗扇下是一人的座位,每人所占据的案前,是一套文具。在每一个窗扇上均有奇特的装置,木窗子上有一个八寸高、一尺宽的方孔,方孔两旁,左边安着一只五寸高、四寸宽的带色的灯,是色纸糊的,有可以转动的木架托着,不用时只在方孔内,贴在方孔旁。用时一拉动,就可以推到方孔外,内里可以燃起汕灯盏;那右方则装着一排四寸大的各色旗子,也是装在一方可以转动的木架上,用法与色灯一样。靠前檐亦是十二扇窗子,通连的木案。每一窗下也是一份文具,一把椅子,文具旁有卷宗纸张。这十二个窗孔,分十二色,每个方孔、灯和旗子是一色。这便是十二连环坞的埋桩下卡子所在,是凤尾帮传递信号的一种设备,和用飞箭传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总管十二处巡江分舵的谍报,石屋中每一窗孔管着一处分舵。除色灯、色纸传信息外,还养着十二笼信鸽,全是久经训练的。那十二餐巡江分舵也同样各养着一笼信鸽,相互交流情报密令。

从十二连环坞到分水关再到帮主所在总舵内三堂,都有很长一段水程,其间巧设机关,使人如入迷宫。

内三堂是执掌该帮法规、总揽该帮机要的首脑总舵,分天凤堂、青鸾堂和金雕堂,除非是身负内三堂职司的,旁人全部无法入内。每年各地分舵,必要朝一次龙头总舵,大开内三堂。可是所朝总舵的不下数百人,临到龙头帮主升坛受贺时,这各分舵主朝参总舵之后,没有一个分得清主坛在什么地方,内三堂建在何处,因为各分舵只要一到浙南,便被总舵的故布疑阵迷失了方向位置。凤尾帮帮主武维扬故弄玄虚,不仅是愚弄手下兄弟,更使外人深觉玄虚,不敢贸然闯入。(见郑证因《鹰爪王》)

九华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今青阳市西南,即汉时泾县、陵阳二地。三国时孙吴分置临城县境,至隋废,唐置青阳县,以在青山之阳命名。九华山南望陵阳,西朝秋浦,北接五溪大通,东际双峰龙口,昔称九子山。唐朝诗仙李白游九子山,见其山峰并立,如莲开九朵,遂改名为九华山。史书有载:“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花削成,改之为九华。”青阳“知行合一”的大学者王阳明曾读书于此山中,与李白书堂并名千古。

九华山不但是诗人吟咏之地,也是佛家的地藏王道场,中国四大佛山之一。所以,依聚九华山的侠义门派“九华剑派”不但剑术精绝,同时也有诗人的浪漫,佛家的玄秘。

九华剑派的弟子极少,行踪更少出现江湖,他们供奉的两位就是诗酒风流的李白,据说这位青莲居士不但是诗仙,也是剑仙,九华剑派的剑法,就是他一脉相传的。千百年后,江湖中又出了位奇侠李慕白,也是九华派的嫡系。

大侠傅红雪要同公子羽决一死战,中证人之一便是九华全派的如意大师,她是一位修为极深的女出家人。她见到傅红雪心情不安,便低喃佛号,以手在傅红雪面上轻轻摩挲,傅红雪果然迅速变得宁静沉稳,终于一举击败了公子羽。(见古龙《天涯明月刀》)

大都

元朝首都,在今北京。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至元二十年(1283年)筑成。蒙古人称为汗八里克,意即汗城。城东西二面相当于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都城规模宏大,宫殿,户口繁庶,商业发达,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梁羽生写金国占据北京时,北京称为大都,有误。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直至北京被蒙古人占领。(见梁羽生《鸣镝风云录》)

天机石府

昔日一代大侠天机上人隐居处。位于梵净山鹰悉涧中,曲径蜿蜒、幽深,外人鲜有知之者。罗刹余孽莫洪、单能、卫中三魔发现后,将此据为藏身之窟。千毒门主雷惊龙为同夏梦卿一争高低,亦曾利用这里设下暗阵,妄想置夏梦卿于死地。但千毒门门徒聂小倩获得了石府枢机的秘密,她摧毁石府后与夏梦卿双双得以脱身。(见独孤红《紫凤钗》)

天蚕坛

在北京安定门外。古时天子重万民,民以农难能可桑为本,故天子祭坛于北郊以祭天蚕。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蚕坛渐被废置,最后变成了喇嘛们的火葬处。

边外的牧民,死后尸体都由喇嘛火葬,清兵入关后习俗仍未改,甚至边火葬用的草,都物地由骆驼从关外运来。

天蚕坛成为火葬处后,昔日庄严、神圣的大殿里居然摆满了箱子,挂满了口袋,箱子里装的是死人,口袋里盛的是骨灰,散发着无法形容的恶息。入夜之后,这里灯光灰暗,犹如坟墓。

大侠陆小凤和西门吹雪为了查找杀死峨眉子弟张英风的凶手,深夜赶到天蚕坛,度过了一个凶险、恐怖的晚上。(见古龙《陆小凤》)

天台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