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那年的记忆> 武侠杂谈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武侠杂谈二(1 / 2)

 (四)、金无足赤

金庸自然是武侠界不争的泰斗,他的作品部部辉煌,几乎无人堪与比肩。金大侠用十七年写完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又用十年把这十五部小说全部重新修订了一遍,有的甚至是逐字逐句地改,单是这份认真执着,不要说武侠界,便是放眼整个中国文坛,又有几人能及?当年曹雪芹呕心沥血撰红楼,“披阅十载,增删七次”,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一份完美永恒的宝藏,金庸作品一共只修订过这一次,当然不能完美。从绝对数字来看,单单是对金庸小说的苛评批判,恐怕就要比所有其他武侠作家得到过的评论加起来还多。这是因为金学确实值得研究,有得研究,他的每一个段落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详察细考;一部百万言的小说,找出百八十个错误不足为奇。事实上,金庸迷对金庸小说吹毛求疵,全都是出于“爱之逾深,苛之逾切”的心态;如果不是金庸迷呢,走马观花匆匆翻过,却也没那么容易从他的小说里挑出刺来。

在下曾反复把读过十几遍的“射雕”,在1957年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认的超级名著,也是在下的最爱。每一遍重读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也都能挑出新的漏洞来。印象最深的是高考之前那个寒假发现的一个大大的黑洞,大到了使整部小说的时间结构陷于荒谬的地步,几位朋友一听之下无不咋舌:“天哪,郭靖这傻小子,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问题就在于郭靖的年纪,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到小说的尾章“华山论剑”,郭靖大约是二十出头,就算他二十岁吧(下文将会表明,郭靖的年纪越大,漏洞也就越大),小说交代,华山论剑是二十年一次,那么倒推回去二十年,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郭靖出生的时候。通过小说中几位人物多方位多角度的回忆叙述,我们可以整理出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大致的情节线索:王重阳技压群雄,夺得九阴真经;与老顽童谈论真经的存毁问题;携老顽童远游大理,与段皇爷交换武技,在大理一呆大半年,其间老顽童还与瑛姑惹出了一段痴缠不清的纠葛恩怨;返回终南山后又设计装死重创了西毒,这才仙去。老顽童带着真经东跑西颠觅地收藏,路遇东邪夫妇,被黄药师骗去真经下卷,由黄夫人强背了去。黄夫人把真经默写了一份,后来却又被桃花岛的两位不肖子弟陈玄风和梅超风偷走,黄药师一怒之下把其余所有弟子打折双腿,逐出了桃花岛,其中包括了曲灵风。按照正常的情节进展,从第一次华山论剑到这时候,至少也该过了三、四年,也就是说,曲灵风腿断的时候,郭靖至少也该有三、四岁了;但小说第一章“风雪惊变”,曲二(即曲灵风)一出场就已是一个跛子了,而此时的郭靖--根本还没出世!

当然,顺着这条线还能导出其他矛盾来。比如陈玄风与梅超风偷了真经跑到中原,用活人耙子猛练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碰上柯辟邪、柯镇恶兄弟,交手之下打死了柯辟邪,打瞎了柯镇恶,这时郭靖更应该长到四、五岁了吧,可是小说第二章“江南七怪”,柯镇恶一出场就已是一个经年的老瞎子了,郭靖呢?仍然憋在娘胎里。

所有这些问题,症结在于两次华山论剑之间间隔不够。当时在下想,其实金庸只要大笔一挥,把二十年一次改为二十五年一次,不就行了吗?后来也确实看到一种版本的《神雕侠侣》提到华山论剑是二十五年一次,只不知这是纯粹的印刷错误,还是金大侠自已在修订小说时作的更正?看来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是再后来仔细一想,还是不行,因为这样一来郭靖的年纪解决了,黄蓉却又出了问题。黄夫人是在真经被盗走后重新默写时,心力交瘁难产而死的,黄蓉的出世距离曲灵风腿断并不会太久,华山论剑若是二十五年一次,

黄蓉到书末岂不成了老姑娘(古时候二十岁还没嫁出去的姑娘就该是老姑娘了吧)?这么说吧,郭靖出世是必须在曲灵风腿断相当一段时间之后的,而黄蓉出世则必须在曲灵风腿断之后不久,也就是说,不论怎么改数字,黄蓉的年纪肯定要大于等于郭靖!

岂有此理?!

只好认为是金庸的小说结构太复杂,把他自己也写糊涂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