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是危险区,danr?”
“没错,整个后50都是danr!”
“但是就这后50,还要再进行分割……”
“是的,我所标记的0618黄金分割比例实际上就是指这后50内的,这个分割比例只适用于d区(也就是danr区)的分析研究,只是指后50内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等于较大部分与这50的比值,与s区(safe区)完全无关!我们只是习惯性地说618,但是实际上你要清楚这618不是整体,而是后一部分的局部分割比例。”
“真的复杂啊……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比例重新计算一下得了,还非要将就这个黄金分割比例……”
“不,安全区和危险区是必须分开讨论的!听好了,接下来的是重中之重。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高于50的波动率后,梦境就会开始对现实世界的物质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在50到618这一阶段……对了你也应该知道618本质上是后半部分的分割……好了好了别不耐烦嘛,我只是强调一遍怕你忘了,哎哎哎别用这种小学生看老师的眼神看着我!你能记住我就再也不提了!行了吧?
我们继续……在50到618这一阶段,梦境中出现的物体……会随机地带出到现实世界!
这一点我来慢慢解释,首先,只要波动率超过了50,不管是1,01,0001……哪怕超出的再少,只要超过,这种现象就一定会出现!而百分率的高低无非就是形容这种干涉现象的严重程度而已。其次,带出到现实世界的,有可能是你在梦境中接触到的、遇到的任何物体,甚至是人……
有可能是一个杯子,或是一支笔、一个灯泡、一一个手机一副眼镜等等等等,任何东西,完全无规律可循,绝对的随机,而这些东西进入现实世界的后果……相当可怕……
这些源于梦境的物品,我们组织称之为:
幻想物!
幻想物中的极少一部分……就是普普通通的东西,是皮包就只能装东西,是茶壶就只能烧水,是板砖就只能砌墙……嗯……或许还能拍人。
但是剩下的绝大部分,确切地说,超过90的幻想物,都是非常可怕的……”
司维此刻就像一个听他妈讲睡前故事的小孩一样乖乖地坐在桌前,事实上这故事……不,是这世界观真的太有意思了!他就这么瞪大了眼睛认认真真一言不发一丝不苟,想当初他要是念大学的时候就能这么认真听课,怕是国家奖学金评优保研早就一个都跑不了了……
当然,如果那样的话,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走入这个世界了。
“实际上我就这么坐在这里干巴巴地给你形容,很难让你有一个确切的认识,说的再详细也来不得一个真实的例子栩栩如生,我可以给你举两个例子,但是要你选择,一个很沉重,一个很欢快,你想先听哪个?”
司维再一次警觉了起来,从小到大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什么有个好消息也有给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的选择题摆在你面前,我们很多人也都自然而然地会纠结一下。比方说有一天你老妈出远门了,然后你那不会做饭或是做法水平只能做出英国黑暗料理的老爹跑来跟你说:儿砸闺女啊,我现在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这种时候接下来的对话八成是类似“坏消息是我们家里只有方便面能吃,好消息是方便面有很多”这样的。你要是让他先说好消息,那这耍人玩的游戏就铁定是玩不下去了,你老爹就只能带着他聪明又机灵的儿砸闺女出去吃饭或是掏钱点外卖了。
所以说可怜天下(不会做饭的)老爹心,你可以让他先说坏消息,这样他就能玩下去了……
但是实际上,或许我们可以给先坏消息后好消息的选择找出一些科学依据来。
好消息坏消息的问题本质在于对比,你先说了坏消息,由于对比强烈,人的心理上就会无形中把下一个好消息的正面影响效果放大;同样的,先说了好消息,强烈的对比就会使坏消息的负面影响效果超过普通的程度。事实上,即使不从对比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从事物的先后远近的顺序来考虑,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归结为“近因效应”,也即是当人们面对一系列的事物时会倾向于记住末尾部分的内容,因为之前的大量信息内容都已经逐渐模糊,甚至淡出记忆,相应的,后期的消息、记忆、信息相比之下显得更加清晰明显,同等条件下好消息缓解了坏消息的不安,坏消息淡化了好消息的欣喜。
但是身为一个文科生我们不妨用一种更文艺、文青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求助心理学家呢?
求助文学家同样可以得到令人豁然开朗的回答嘛!
钱钟书先生曾经在《围城》中这样写道: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或许角度不同,原理也不同……但是……至少也算是给我们做出选择提供了一个借鉴嘛!
所以,先坏后好,先苦后甜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倒更能让人享受后面那“甜”的滋味。
言尽于此,司维读过《围城》,也记住了那句名言,更是对心理学的近因效应也很了解,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