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的那个作家村虽然非常高大上,但能进驻的都是成名已久的顶级大佬,只有秦雄的这个作家村,才算是比较亲民的,消费水平也比较低。
但即便如此,秦雄想要扩建作家村的愿望,还是迟迟未能成型。
无奈之下,他只好先将作家村里那些摸鱼摸习惯了的混子写手,礼貌地请出去,再适时地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他的作家村确实是偏向于扶持新人写手,但绝不能供养懒汉,这个规定,在一开始,他就有强调过的。
不过,让秦雄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唐清雅拒绝了多数写手的申请,尽量挑选了一些比较有潜力和天赋同时又比较勤奋的写手,但来到井头村的写手,还是越来越多。
他们虽然没能拿到进驻作家村的名额,还是果断地拎着行李杀了过来,然后,直接在村里租住了一些民房,一边就近码字,一边盯紧作家村的新晋名额,想来一个近水楼台。
看到整个村子里的网络写手越来越多,秦雄也有些无语,这种热闹的景象,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他只能不断地催促区政府,让他们加紧施工,尽快让村里的阳光书房早点建起来,这样,那些远道而来的家伙,也能多一个安心码字的地方。
由于秦雄搞出的声势越来越大,区政府终于同意了他扩建作家村的需求。
不过,不是个人独资,而是采用政府出地、他出钱的模式,双方一起扩建作家村。
对于这点,秦雄也没有异议,作家村热闹起来,能对本地产生税收,能对乡村振兴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也是他回报家乡的初衷之一。
有政府的推动,所有的项目都推进得很快,旁边的十几栋主题建筑楼,在经过一番精心设计之后,以每周增加一层的速度,迅速生长着。
秦雄的作家村,也由最初的三栋楼,直接变成了20栋,在美丽的大洲湖,连成了一片,远远看去,已经颇为壮观了。
不仅如此,作家村周边的农庄和商店,也慢慢变得多了起来。
现在,作家村的写手们,不需要订外卖,也能在旁边的快餐店或者农庄,吃上简单的早餐和新鲜的饭菜了。
看到周边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秦雄也渐渐放开了申请限制,作家村里的写手,也由之前的十几人,直接暴增到上百人。
人多了之后,秦雄也没有精力去一个个照顾了,作家村主要的管理工作,还是由唐清雅来做,唐纤纤、江映蓉等人也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和锻炼,可堪重用。
但这些写手基本都是奔着秦雄而来,他也不能完全不管。
所以,每周他都会尽量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上一节公开课,作一些简单分享,并留出一些答疑的时间。
或者是写作心得,或者是行业动态,或者是避坑指南等等,总之,只要是他觉得对大家有用的经验,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至于对大家的成才到底有没有用,他也不敢打包票。
毕竟,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过来人的话,没有过来的人往往是听不进去的。
写作在很多时候,更像是悟道,悟了就是悟了,没悟,就需要继续付出和积累。
一天,团市委的周晓慧主任打来电话,问道:“秦雄,你有没有意向担任青联委员?”
天佑华夏,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