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混在东瀛成大亨> 第三章 所图何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所图何事(2 / 2)

上戏的一位导演教授,六十多了,身材高大并且精神矍铄,不喜欢抽烟。因为他抽雪茄。

陈昆送了一箱哈瓦那外加波尔多红酒两瓶,现在砸钱出去他已经麻木了,藤原金寺也是心痛纠结,但人家教授就好这一口。

“写的不错。”

导演没有好剧本,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好编剧国内就那么多,全被张罗了起来。哪儿那么容易落在陈昆手上?

不过他这次要的可不是拍什么大片拍什么电视剧,所以各种需求都在这位大佬级的人物身上。

前边儿上影厂的老前辈对陈昆多有指点帮忙,牵线搭桥之下,一桌饭吃了两万才算是搞定了这群个性老头儿。

哈瓦那的雪茄……哪儿那么容易搞。

陈老板弄的是私货。

那木头箱子据说是楠木做的,也能值不少钱。雕花手艺是苏州府最好的雕工之一,做了两个礼拜,略显粗糙……尽管在陈老板眼中已经是鬼斧神工。

十美夜宴图啊,雕刻在这楠木盒子面儿上。

很他妈浪费。

这位教授咬着雪茄,点点头的同时,又道:“你们熟悉这块儿吗?”

“不熟悉,但现在趁势出击,准备做巡回。所以前期筹备,需要大量的领域专业人士来操作,娱乐圈那点人,就不够用了,和专业人才比,只能算是野路子。”

陈昆想了想又道:“而且我们严格分析过,在长三角做这个绝对能够出成绩,而且这里也只有像王教授您这样的老前辈才有几十年的经验,因此才慕名拜访。”

能让陈总舵主这般谦逊,对方还真的就是牛人。

王教授只是妙人,钱是不收的,雪茄和红酒那真心忍不住,于是就却之不恭了。

再一个陈昆很有诚意,他也确实很心动,手头带着的几个学生,他也正好想要让他们出来历练。

大公司固然有大发展,但现在宇宙步兵风云而动,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这时候若能投奔,那起码也是混个开国功臣的地位。

而且这阵子各大公司追逐的势头不减,更是让王教授心中了然,加上剧本新颖,虽然略有浮夸,可故事有趣。作为俚俗娱乐大众,绝对是绰绰有余。

正说着,这小小的办公室里头,竟然又来了一个人。来的人笑面春风,拎着一只箱子,进来之后打开箱子拿出一只萨克斯,然后说道:“墨林,娱乐片刻,愿否?”

“咦?有客人啊。”

陈昆侧首看去,看到那人,顿时眼珠子一鼓。

“哟!是你啊!”

“老先生,居然是你啊!”

“哈哈哈哈,还真是巧了。天涯知音若比邻,没想到这转了一圈,居然还碰上了你这个小朋友。”

这位是谁呢?正是那夜陈老板在一号线花坛口合作的那位帅比肖恩康纳利的大叔。

“伯旦,你们认识?”

“何止认识,还同饮了一瓶蓝丝带。同唱了几首大众歌。”

王墨林将雪茄摁熄,叹多抽了半截,好在他是开着排气扇的,烟都往后面蹿,也没呛着藤原金寺和陈昆。

搞艺术的这几位老前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洒脱不羁。完全不是那种披着艺术皮搞什么重口味下限秀的傻叉们。

王墨林个子起码一米九,大高个儿,那位被他称呼为伯旦的,将萨克斯重新放好之后,走了过来。

陈昆也是赶忙站起来过去握手:“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昆。”

“何伯旦。过来串门儿的,在上美摆弄几件旧衣服。”

“过分谦虚就是虚伪啊。”

王墨林笑了笑:“既然认识,那就更好了。原本我还想说敷衍敷衍,看你们两人兴许还是忘年交,那我也不好意思敷衍了事。”

洒脱的让藤原金寺这条大蛇都觉得荡漾。

“演出的舞台呢。我也可以帮你联系,大剧院我还是有点人情在。只是你的这几个小姑娘,要达到最好的效果,恐怕一年半载未必出什么效果。”

王墨林对陈昆说道。

“实话实说,我是准备趁着她们人气现在正旺,出歌之后,最多三个月,就要开始做演出。按照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力,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我的期望值是一千万。”

“要求不低,但也不高,起码陈佩斯做的就比你强多了。票房一般都稳定在四千万左右。”

王墨林想了想,似乎在回味雪茄味道的也似,然后对何伯旦说道:“服装的话,倒也不是问题,只要你肯砸钱,视觉效果想要怎样就怎样。重点还是看你手上这些小姑娘们的表现。”

“小友,你和墨林说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呢。”

何老先生和煦笑问。

陈昆一拍脑袋:“忘了忘了。”

然后连忙将名片摸了一张出来,这次不是一百块印一盒的名片,而是正儿八经做了几张绝对能入法眼的名片。

不过怎么看还是觉得这厮是涂了金箔的土鳖一只。

“原来现在满城风雨的大人物,就是你啊!”

何伯旦又是哈哈一笑:“那还真是没想到,没想到啊。”

不过何伯旦也没打听陈昆找王墨林何事,办公室不大,说话的当口来来去去不少学生,看到陈昆和藤原金寺也就是多打量了两眼,也没人惦记。

只是过了半个小时,门口就哄闹着一群跑来围观的年轻面孔。

“真是他。”

“真的是他诶,没看错,那旁边那个是谁?”

“管旁边那个是谁干嘛。”

八歧大蛇阁下心中在流泪,好歹也是大阪府内名噪一时的人物好不?就算不认识,也不用这样不屑一顾的语气吧。

王墨林和陈昆又商讨了一番,然后道:“这样吧,既然你说接下来几天都是试探性的表演,那么不如这样,我让我的几个学生,跟你过去先看看。”

“不妨碍?”

“没事,总是要出去历练的,这几个都是好苗子,心气大,但也耐得住寂寞,到时候真要上战场,还得靠这些年轻人。”

王墨林这般说着,又道:“然后你先决定做几个小场出来,地点有感兴趣的地方吗?我帮你联系剧场。”

“有几个地方,不过麻烦您的话是不是……”

“我也不是白忙活,现在做话剧的没有以前多了,你出来做,就有不少人烧高香,而且看得出来,你的思路和我们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就和你说的一样,我们是学院派,走的是专业路线,但表演太过刻意,指导太过考究,反而不美。空中楼阁终究是要倒台的,你走的是广大群众路线,基调是定位在俚俗戏说上,各种野史拿来主义,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可以一试。”

王墨林不是老顽固的学院派,牛人之所以是牛人,就因为看的重点不一样。

“那就麻烦您了。”

“这就不是个事儿,可能对别人来说联系剧场还要搞个活动进行公关,我们就不是个事儿。混这行几十年了,吃的就是这个饭,兴许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要不然我敢打这个包票吗?再说了,几十年下来没有几个得意门生,那还混什么混。”

这个王墨林说话真是让人完全没想到他是教授,做派实在是随性随意到了极点,可就是透着一股子让人信服的劲儿。

一旁何伯旦哈哈一笑:“原来是要搞话剧。嗯……小友你的眼光绝对让人相信啊。地铁口赚的那一千两百卖唱钱,实在是由不得人不相信。”

“卖唱钱。这里头有什么故事?说来听听。”

王墨林笑了笑,问何伯旦。

“不如去食堂边吃边说?”

“正有此意。”

两个老前辈这么一说,竟然直接拉着陈昆,拨开人群就走了,留下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们在那里欢喜雀跃地讨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