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邓羽君那一节之后,离流有点卡文,因此欠的那一更没来得及补,今天补上。)</p>
二流正在为笋壳如何处理发愁,这时,刘越能到了二流的院坝里,说:“二流,什么时候安排我家也打一口沼气池啊?”</p>
沼气池!听到这三个字,二流眼睛一亮,终于想到了解决笋壳的办法,不由得意地笑出了声。笑完,不理刘越能,跑回自己的寝室中,拿出纸笔,开始写起计划书来。</p>
“刷刷”一个个汉字随着二流思路的泉源跃然纸上。</p>
二流的计划是,找一块地,建一个大型的加工厂,有笋子的时候烤笋子,没笋子的时候烤红薯,把红薯烤成薯条,包装起来卖还是挺管钱的。剥下来的笋壳、红薯皮放到沼气池里面去,变成沼气。再用沼气来作为燃料,用于烤东西。沼气所腐化的渣作可以作为肥料,用来浇灌红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这中间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肥料钱、燃料钱,可以增加农业的综合效应。这种模式在经济学上称为循环经济。</p>
写完计划,二流很得意,又赶紧联系几个理事讨论这个计划。</p>
很快,五个理事都到齐了,没想到,二流把计划抛出来,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好计划,但是,都提出了异议。</p>
刘海的意见是,现在高原红果蔬协会发展势头正旺,应该先巩固好现有的成绩,把基础打牢,应把重点放在开拓市场上,等市场开拓稳固了,再来发展加工业。</p>
同时,刘海还有点担心薯条的市场问题,毕竟这东西要进超市才好卖,而现在协会出产的产品还不具备进超市的条件。</p>
刘越能的意见是,现在协会做的几件事,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害怕资金链出了问题。他这一阵子不停地在看经济学的书,知道资金链出问题不是闹着玩的。</p>
刘越能给二流算了一笔帐:</p>
“挖路还在进行,这修路很烧钱的。一天二十来个工人,除了一半的义务工,还有一半得开工资,加上每天每人二十块的伙食标准,加上工具的损耗,一个月下来,就要烧掉将近四万块钱。这还不算因为一些边角土地给村民的损失赔偿,大块的土地都在村集体土地中给予补偿。估计把土坯挖下来,不算三道悬崖处,都要花掉将近四十万。</p>
硬化公路先不说,开悬崖的费用保守估计也得五十万吧。</p>
收的笋子一时半会卖不出去,现在已经垫了二十来万,全部收完后,估计得垫资六十来万在里面。</p>
这三笔大的支出就是一百五十万,协会以前有的一百五十万就这样被分割完了。</p>
从现在到明年四月,如果干笋子卖得不好,都不会有什么收入进项。收秋季菜赚了四十来万,给理事分红后还剩下三十万,暂时还没有用途的钱就剩下这一些了。况且,这笔钱还不敢随便动,明年四五月收红薯的时候还得靠这笔钱来周转。”</p>
经刘越能提醒,二流和几个理事才发现,原来协会的资金链这么紧张。</p>
吴刚在换届中也被选为了村主任,村上处理的事情多了,见识也跟着高了一些,他提出,要尽快争取把公路的事情先落实了。又要修路,又要发展加工业,时间上忙不过来,资金上也跟不上。如果路没有修好硬化完毕,把加工厂设在高原村,交通很不方便,显然不利于协会的长远发展。</p>
刘越深也提出,二流想要跨出的这一步迈得过大,可能有些问题会来不及解决。</p>
五个人的意见,一下子给二流泼了几瓢冷水。二流在最初的冲动下,也冷静下来。他经过思考,也发现,现在高原红果蔬协会发展势头迅猛,把里面潜在一些危机给掩盖了,而这些危机可能在一瞬间爆发,导致所有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p>
二流又提出了尝试性努力,即先建两个烤炉、两个沼气池,形成一个小型的加工企业,创造条件把竹笋加工的事情先落实了。</p>
这个尝试性努力的意见,获得了五个理事的一致通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