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城回来,想到送出去价值五十万的兰花,二流虽然觉得有些心痛,但这是感情投资,送得值。后来韩老的助手结帐的时候,把二流吓了一跳,短短半天的交流会,竟然花费了十多万?这一次出去,真正算是见识了一下大世面。
有了这次经历,二流回来以后干活更卖力了,他想赚更多的钱。
二十来天时间过去,家里的反季节蔬菜该收获了,每天挑一担子到镇上去卖。最开始,刘海不好定价,说卖了以后再结算,结果卖了以后,给二流的钱是正常季节上市时价格的一倍。二流多赚了一倍的钱,真不知道刘海又多赚了多少?
总之,仅两块地,二流就赚了三四千块钱。
新修的房子墙已经筑好了,剩下的都是木工的活路,木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活,二流特意把伙食标准提高,木工们干起活来更有劲,速度提高了不少。眼看着新房就要修好了,摸着还有些湿湿的,凉的粘手。不过,再晾过两个月,等全部干透,就可以进新房了。
看到房子修了起来,二流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不管多苦多累,他爷和他母也不觉得有什么。
修房是最烧钱的,二流原以为自己手里的积蓄都要全部烧掉,没想到他一头收着果蔬赚着钱,一头付帐,竟然能够周转得过。现在二流手里的积蓄虽然少了一些,但是,还有六千多块钱的剩余。
果蔬的收购工作仍在继续。但是,随着夏季菜大上市收购以后,秋季菜还在生长着,这段时间前来交菜的量少了很多。村民们纷纷走进山林,去掏点野山货来卖,也有的问二流野山货收不收的,二流拿不准行情,不敢轻易答应。村民们也有点小小失望。
借着空闲时候,二流也去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行情。可是,野山货的量实在太小,大馆子害怕货源跟不上,导致吃亏,小馆子害怕价格太高,出售不了,需要的都是阿南镇本地的一些小馆子,为了吸引客源偶尔做做野菜,量小价钱还不高。
经过调查,二流得出了结论,野山货这东西货好,可卖不出去,主要是市场对接上不好,导致野山货销售不畅。要把这一块搞上去,得再想想办法才行。
二流家日子好过了,加之又是大学生。给二流谈媳妇的媒婆渐渐多了起来,都是阿南镇十里八村的好姑娘。可是,二流心中装着王与秋,一个也没答应。他还等着,王与秋大学毕业了,与她一起过神仙一样的生活。
对于他和王与秋的爱情,二流始终有道坎摆在心中,自己虽然赚了些钱,生活也过得比以前好多了。不过,要王与秋到农村来当村姑,王志坚老院长可能不会说什么,王与秋她妈肯定有意见。
这道坎如何过去,二流心里还没底。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到了规定时间,二流便到王志坚老院长处学医,二流精通植物特性,王志坚精通医性医理,二人倒聊得投机,益师益友,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如今,每次赶集日,二流便跟着王志坚到门诊部给病人看病了,增加临床经验。有时候遇到疑难杂症,王志坚拿不定主意,也会和二流交换一下意见,再下诊断。有好几次,还是二流提出的医疗方案,结果效果出奇的好。
在王志坚心目中,二流已经成了难得的最好用的助手。
在阿南镇乡民们的心中,二流逐渐有了些声望和影响力。
二流的医术水平提高得太快,已经稳超王与春十来年的医术水平了。王与春有时感慨,人比人,真不能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