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郭守云此时的心情一样,在全联邦境内,目前正盯着电视屏幕观看赛事直播的还大有人在。
在克里姆林宫内,身为总统的叶利钦推掉了今天的一切公务,他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甚至要远远超过那些真正的体育迷,毕竟对于那些体育迷们来说,今天的比赛说到底都仅只是一场比赛,而对于他来说,这场比赛还富含着充足的政治价值。在国家生活中扮演总统这个角色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放在如今联邦治下的大环境里,这个角色的演绎难度就更大了。
这段时间,“老叶”已经被群起而攻的反对派弄得焦头烂额了,而哈斯布拉托夫等人策动的货币改革方案,更是几乎将他推到了绝路上,说实话,如果不是此前玩了一手以退为进的策略,如果不是列宁格勒派系以及远东派系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与他结盟,他此刻恐怕已经主动选择辞职了。
或许正是经过了这一役的缘故,如今的“老叶”已经彻底看清了一个问题:盖达尔政府力主推行的休克疗法很不可行,“以一场剧烈的阵痛彻底整肃国家原有的公有制经济主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经济。\\\\\”这样的想法或许很不错,其根本上或许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反过来说,这场阵痛的承受者不仅仅是亿万俄罗斯民众,同时也包括他这一届克里姆林宫当权核心。“休克”、“休克”,国家经济休克了,全体国民休克了,那他这个站在前台的总统还有机会继续干下去吗?更何况到目前为止。一切一切的现实都表明,盖达尔主持的以休克疗法为主要内容地经济改革已经彻底失败了。以放开物价、提涨公务人员工资为重头戏的改革方案,在实行之处便宣告破产,他们在完成这一步工作之后,得到的唯一收获便是物价持续高涨、公务人员**成风。第二步,以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同步进行的应对策略,最终的收获是金融投机盛行、企业生产萎缩、卢布疯狂贬值以及国民失业率激增。而在第三步的私有化改革方面,盖达尔他们除了打造出一批有能力、有实力与中央抗衡的寡头之外。\\\\\就只赢得一片痛入骨髓的叫骂声。
说老实话,虽然搞政治出身地“老叶”不懂得经济,但他也能看出来,盖达尔政府的改革已经输透彻了,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情况继续恶化下去,然后找一个恰当的机会卷铺盖走人。
盖达尔他们可以走,问题是他们走了之后。这个政府交给谁?作为联邦总统。自己能任命谁出任那个炙手可热的政府总理职务?切尔诺梅尔金吗?这个人似乎不错,他算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中间派,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他与哈斯布拉托夫等人走的也很近。自己现在既没有拿到代表会议地主导权,又没有获得军方地鼎力支持,如果再把白宫这块阵地丢失了。那克里姆林宫可就等于是被全盘架空了,而那时候的自己,似乎与当年的戈尔巴乔夫没有任何区别了。
盖达尔可以走人,他的政府可以解散,但是最后的时间表绝不能定在目前这个时候,因为“老叶”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合作者,还没有找到那个给他提供强力支撑地“柱石”。同样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破天荒的认识到了类似郭守云这样的巨头。认识到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庞大政治能量,就拿这两天的情况来看,区区十几个远东的代表,就已经把哈斯布拉托夫弄得焦头烂额了,这些家伙完全秉承了他们“主子”那套不按牌理出牌的秉性,凡是能拿来攻击对手的借口,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用上一用,整个代表会议被他们泼妇一样的举动搞成了“菜市场”。几个人民代表戳堆打架的场景绝对是别开生面的。
既然各方巨头崛起的现状已经无法挽回。同时,自己的政治前途也走到了岌岌可危的悬崖旁边。那么“叶氏”就开始考虑了,与各方寡头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必要呢?经过长时间地思索,他最终给了自己一个肯定地答案。残酷而被动的现实告诉他,在如今地联邦,如果得不到这些巨头的支持,他将再无立身之地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叶”这几天忙碌着和莫斯科几位巨头接触,同时呢,也以召开联邦企业家经济研讨会的名义,向身在远东的郭守云发去了邀请函,他需要与这些人坐下来好好谈谈,告诉他们自己需要什么,同时也听听他们想得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