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戏天宝> 第十九章:挡不住的疯情 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挡不住的疯情 七(1 / 2)

 赵志一早起来,就四处打听这个关于橡胶树的新闻。

果然有橡胶树!家里的老园丁告诉赵志,其实这种树海南岛上可以说遍地都是。不过因为据说树上的种子是有毒的,野兔都毒的死。不过那树皮割开可是真有胶流出来的,不过大多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所以都没人管的。

赵志真是喜出望外,看来这五千士兵暂时还是先当割胶工好了。可是割出来怎么办呢?直接倒在模子里等它干了直接用么?还是先弄点回来做实验好了。打定注意,赵志吃了早饭后就约了赵志和老园丁老曹一起去弄点天然橡胶回来再说吧。

三人上了马,直接奔着定安县城外的原始森林跑过去。海南岛上什么不多,就是树多!就算到了现在,海岛上的森林覆盖率也是在5%以上,所以才有世界上最后一片乐土之称。

定安县城西南六十里路,狂奔一个半时辰之后,三人就碰见了传说种的原始森林。虽然鸟声嘈杂,不时间夹杂着许多怪异的叫鸣声,可是这一大片漆黑的绿色给赵志的感觉却是无比沉静,咋这么奇怪呢?

几人走进森林,赵志讪讪道:“这个可是原始森林吧,眼镜蛇什么的可会到处乱跑的,还有老虎啊,狗熊啊,狼什么的,三哥你可以应付的哦?”

刀三笑着道:“老虎什么的还好说,碰上狼群那可就麻烦了。”

赵志吓的不行,正寻思着要不要用个大召唤术喊个几百个兵来保护自己好点呢。忽然走在前面地曹老粗声道:“到了,就是这里。”

“哇。好大一片棉花糖啊。”赵志眨巴眨巴眼。

眼前居然是一片广袤的树林,树林地尖端都是大片的白色花花,远远看去,正如同一快大大的棉花糖。

“这就是那个树了,来。割开一刀看一看。”老曹当先走过去,在最近的一颗树干上割开了一条口子,果然。没片刻就有白色粘稠的枝液渗了出来,赵志赶忙跑上去,用准备好地半块竹筒接了起来。

“这也太慢了吧。”赵志汗了个,这时他才记起来,好像那电视剧上是先挂好接乳胶的器具,隔了一夜才来取的,按照这么计算,自己这些人就要等晚上来拿了。这可不背狼叼走了啊。

赵志四下里看了看,这一片橡胶树林可是大地没边了,如果能利用得当的话,那就是一大片的金子啊,赵志立马决定返程,回去后先做个几十套接乳胶的容器用着,不然这么渗啊渗的要等到什么时候?取两端封口的竹子一节,一锯两半,一边削平。两端竹节处打上孔,取渔网线穿过,栓好,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接乳胶的容器就做好了,。赵志做完第一个之后,看了看,对面前地三十位木匠道:“很简单吧。大家马上开始做。下午之前,做好一百个你们就收工。”

三十位木匠立刻开工起来。不出半个时辰,一百件容器轻轻松松的做好,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赵志面前,赵志立马带上了护卫队一半的兵哥哥朝橡胶树林开拔。

因为是步行,所以天色全黑这才到了地点,点起火把,五十个兵士分成二人一组,一个打火把,一个割口子系容器,很快的一百棵橡胶树都被准备好了。::

赵志猥琐的想:“也算处割了。之前都没流过呢吧。”

留了十人守夜,明日一早好带回乳胶,赵志就拍马回了开发办。

第二日,一大桶新鲜的乳胶摆在了赵志的面前,赵志欢欣鼓舞,立刻开始着手制作秧盘的模子,还是那三十个木匠,赵志讲解了要求,画出了简单地图纸之后,木匠们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在木板上用墨线描出一个个小格子用凿子的;有直接拿木条慢慢凑的;还有就是用了粗细差不多的竹子在木板上钉出来了,反正到最后,结果都是差不多,橡胶倒进去,随后用火微微一烤,然后放太阳下一晒,就成了基本秧盘的样子。

赵志大喜,立刻吩咐大量开工做这种秧盘,竹子木材管够,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同时吩咐下人去铲了一些土来,准备开始培植秧苗,试验下秧盘的威力。

这一弄就是几日过去,期间二十来位县令又各自过来,交了一批银子,赵志清点后发现才不过只有三万余两,每个县也不过才凑出几百两银子,看来这里说是流放的贫瘠之地还真是名副其实。

不过有的总比没有好,赵志吩咐蒲元华回一趟广州,看看能不能借蒲元庸地面子,叫那些广州知府什么地多刮些银子来,大量买牛!

这些日子来,赵志几乎是没一日能清闲,忙里忙外,既要照顾这里的木匠活,又随时关注着秧盘里地秧苗长势,同时,赵志把带来的西红柿和辣椒种子也找下人给弄了一块肥地下了下去,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

不过这些都不算辛苦,最累的就是今日了。

五千名士兵是个什么概念?赵志看着屁股后面的黑压压一阵,想到即将开始的大垦荒行动,嘴里不由的就哼起来了《二月里来》,想当年南泥湾的大生产也就不过如此吧。

农场的建址果然是好地方,尤其是农场前海岸下绵延数十里的那片红树林,也算是海南一大奇景了。

红树林并非就是红色地树林。它四季常青,终年碧绿。这里的红树林主要有红树、红茄、秋茄树、木榄、水椰、角果木、白骨壤等品种。游人初见红树林时。只见红树地支柱根十分粗大,纵横拱形交叉在一起,直插在泥土里。这些支根不仅能支撑树冠,而且本身亦有吸收氧气。支柱根的表皮有皮孔。里面有相互通联的孔隙。红树的地下根通过气生根得到正常的气体交换,而不致于在淤泥中窒息死亡。因此。红树林特别适宜于海湾泥滩上生长,它以特殊地适应性和极强的生命力,扎根在海滩之上。像一道紧密坚固的海上绿色城墙,保护着海岸免遭冲侵蚀。如果渐渐走进红树林深处,则可见在密林深处地海滩上,有着一些弯弯曲曲的小溪,小溪内积水,还可行船呢!沿溪行船倒可,若要亲自步行穿越一下红树林,则十分困难。因为各种红树的奇根怪枝。盘根错节,东弯西曲,组成一片交叉杂乱的防线,使得通行受阻。****红树林的支支根根十分繁多,有的一棵树上竟上挂下长着数百条气根!如红茄,从树干上斜伸出去的根,多达几十条,甚至几百条。这种支根的生长使得红树林在泥滩上十分牢固地扎根生长。赵志没穿越前也在浙江台州附近呆过,知道台风来地时候是多恐怖。不说房子什么的了,就是地里,田里的农作物,台风所过之处,都是七歪八扭的栽倒成一片片,收成什么的自然是大大减少,眼下有了这片红树林,不但可以挡档台风。就是海啸来了。也不用太怕。

五千兵士到了地点,都是苦着脸。不过赵志一番鼓动之下,也都明白了,起码在这里干活不用上战场去送命,兴致也稍微提高了些,都开始伐木,建帐篷起来。

同时,赵志吩咐在场的红树林边的四个县的县令:“调集人马,包括木匠,泥水匠,大夫,铁匠朝这里运输石料,木材,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要求保证八日内住人地房子建好,十日内,生活必须的床铺,桌椅到位,开荒工具比如铁锹,铲子都要到位。

县令们自然满口答应,简单的来说就是五千士兵做开荒主力,而后勤则交给四位县令负责。布置好了开荒计划,赵志返回开发办,现在手里事务不但繁多,而且最麻烦的还是没人分担。总这么跑也不是事情,蒲元华又回了广州,没个七八天回不来。赵志现在眼中的感觉手下人手不够用。

不够用又有什么办法?哪里能找信得过的人呢?以前在扶风县还有大个子,周监工,刘老他们帮忙,怎么现在跑这里来了,一个看上眼的人都没?赵志正考虑着要不要弄个什么人才大会呢,门口一小厮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老爷,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咋咋呼呼地?”赵志摇头道。

“你昨天交待我,白天要把秧盘搬出去,晚上要搬回来,我早上搬地时候还没事,可是晚上刚刚搬回来的时候,那秧盘忽然断了!”小厮眼泪都快掉了出来。

“断了?”赵志心里一咯噔,不会吧,不是说天然橡胶十分耐用地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断了?

小跑着来到院子里,果然,一个秧盘子断的四分五裂,摔烂了在地下。而其他几个,都摆在院子里没再移动了。

赵志弯腰捡起一块天然橡胶,轻轻一掰,果然断了开来,再用手一搓,居然稀稀拉拉的碎成粉末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