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关于大明星老婆是多重人格这件事> 第一百三十八章 拍《天下第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八章 拍《天下第一》(2 / 2)

此外该剧还标新立异的加入东瀛忍术,更为该剧增添了几分鬼魅感,而其中一些颇具魔幻的效果呈现,在现在看来都是一种创新。

但即使再惊艳,也只能留在回忆里。陈安隅始终弄觉得武侠剧终究是没落了,武侠时代也正是逝去。

到了现在,武侠剧逐渐与我们渐行渐远,在当下我们也难寻如此优秀的武侠片,但陈安隅觉得武侠剧不会消逝。

因为就像《笑傲江湖》中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而有江湖又怎能少得了武侠片?

而说到天下第一这部剧里,陈安隅最喜欢的人物是成是非。其郭晋安饰演这部剧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人设二十岁左右,真的让人觉得没有违和感。

其实这个人物身上的缺点很多,自恋、贪财、爱慕虚荣、话多聒噪。对比其他角色,又觉得他真、不端着,段天涯、归海一刀、上官海棠、铁胆神侯、素心……都太端着了,最后还都没一个有好下场。

成是非:爱慕虚荣又有原则。成是非有个当大英雄的梦,事实上我觉得他也有这个本事成为大英雄,所以才能在关键时刻出于心底的本能反应敢站出来,为普通老百姓伸张正义(详见15集的审黄金)。这就好比路边摔倒了一个老人,也许大多数人都不敢扶,怕遇上麻烦,但是他敢。

之后因为这一善举,得到百姓的崇敬爱戴,他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还因此回到公堂将贪官关进牢中。他虽贪财、爱赌,但也算取之有道,否则得来的黄金就占为己有了。爱慕虚荣,有原则,又不伤天害理。比起良善的本意,一些坏的习性其实也算不了什么了吧。

成是非:我自恋、爱自由,但更重情。成是非真的是很自恋的人,总爱说自己是美男子,英俊潇洒,但又不刻意耍帅,油腻是没有,我看到的是清新脱俗(可能是儿时滤镜)。作为上帝视角,我可以说他不是用自恋伪装内心的自卑,而是发自内心的潇洒和自信。

在他眼里,众生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即使出生卑微,也从来没有看不起自己,自信就像长在他心底的一块顽石,任谁都无法撼动和改变。

像成是非这样的人真的应该像一只鸟自由地飞翔,他不适合呆在官场,当然也不适合做皇家的骏马爷,所以才会有和云萝大婚之前逃走的戏。人生难取舍,得到必失去,失去也得到。云萝郡主殉情(假殉情),成是非便立刻回到她身边,几乎没有任何思考,想必是他明白生命中有些东西没有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真感情即是牵绊,也是牵挂。

成是非才是真的活出了通透。

当年的天下第一,上官海棠真的是狠狠地吸了波粉,到如今还有人难忘这个角色。可惜结局不好,可以说这里面的主要角色除了成是非和云萝郡主结局都不算好。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说人真的能挣脱命运的枷锁,真正的命运我认为是适当地抗衡,否则就会遍体鳞伤,上官海棠、铁胆神侯就是好例子。

每个人都会有弱点,人一旦有了感情和牵绊,就不再无敌。保护在乎的人,应该是用对方希望的方式,然后两个人互相包容妥协。成是非和云萝郡主因为身份不同而展开的争吵,最后也能轻而易举地化解。谁活到最后,谁活得幸福,谁才是人生赢家,而不是多有钱,多有权。其实,成是非才是天下第一里最幸运、活得最通透的人,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他,我想应该是大智若愚吧。

至于那部剧的主创方面,陈安隅以往对王晶算是极为推崇的,而《天下第一》是王晶对于金庸武侠的一个大杂烩。这部戏的监制是王晶,以他对于金庸武侠的熟稔,以我对于王晶的了解,我来说几句。

首先,这部剧中的归海一刀的原型就是神雕大侠杨过。但是王晶很聪明,把人物背景化掉,让人竟然想不起杨过也断了一只手臂,杨过也要报杀父之仇,看吧,这不就是归海一刀的命运线吗?

其次,成是非的原型是韦小宝。一个小太监,误入宫内,和郡主,是不是想起来韦爵爷了?哈哈哈,王晶的高明之处在于改编能力啊!

再次,神侯的原型是谁?岳不群。忍辱负重,处心积虑,师徒反目,天下第一,是不是啊?

再次,段天涯,就是令狐冲了。王晶连人也懒得换了,直接用《笑傲江湖》中的李亚鹏了。

至于其他的一些角色,都可以在金庸或者古龙的主角中找到类似对应。

即使是这样,王晶显现了他非一般的商业嗅觉,他把电视连续剧中卖的比较好的主人公的特点通通加在自己的戏里,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和注意力。武侠,政治,情爱,幽默,偶像,把这些元素可以用到这种锋刃上的也就最鬼马的王晶了。

陈安隅的确佩服他很多年,算是非常喜欢他导的《赌神》《千王之王》等系列。

但陈安隅在上一世其实有一点是很不解的,那就是在他那个时代已经很难拍出好的武侠剧了。

以前的武侠剧,是生怕观众看清动作。

现在的武侠剧,是生怕观众看不清动作。

以前的武侠剧,打斗场面非常快,虽然没有特效,那些大场面全靠爆破,服装也是粗衣麻布,但给人的感觉这就是江湖。

江湖那是一群什么人,那就是一群有今日,没明日,也是一群没什么银子的人,根本穿不起绫罗绸缎。

现在的武侠剧,打斗场面全靠特效,好不容易来个打斗场面,全特么的慢镜头,一场三分钟打斗,两分半慢镜头,先是近景,然后特写,之后再切全景,看个毛线。

哪服装个个绫罗绸缎,就没有一个穷人,看的很飘。

还有,以前的武侠剧,爱情戏是点缀,根本就不是主线,讲究的是江湖,是大道。

现在的武侠剧,爱情就是特么的主线,你爱我,我爱她,还整了个背板误会戏码,整的跟家庭伦理剧一样。

比如翻版的射雕、神雕、天龙,服化道差就算了,选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歪瓜裂枣,这种长相心里没点数吗?演什么主角啊!

打斗场面也是,一个个全靠特效,还是慢镜头。

新版天龙虚竹打鸠摩智不知你们看了没有,老版都是打斗了几分钟的,动作非常快,这版就两个各站一边,先是两人在比拼内力,然后鸠摩智慢动作飞过去一拳打飞虚竹,虚竹落地再慢动作飞过去打一拳,毫无打斗体验。

除了打斗场面场面变懒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好bg。

以前的主角,都是有独特bg的,一到出场或者打斗场面都是伴随着bg出现,然后就是刀光剑影你来我往,打的非常激烈,有时还把招式喊出来增加气势。

现在这些统统没有,一群拿着钱,不干活,忽悠观众,能看才怪。

除了上面两个,就是演员静不下心来或者没有时间训练动作。

以前的武侠剧,有武打戏的主演和主要配角,需要提前进组训练武打动作的,要求高的都是提前一两月或者一月半月这样进组训练动作。

别说什么没有武打功底一说,以前很多演员根本没有武打功底,胡军就没有功底,然后别人硬生生地被观众认为是打星。

现在这些演员,哪有空,机会多的是,你要求这要求哪,我就不来,耽误几个月少赚几百上千万。

那些主演,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鲜肉,也吃不了这个苦,熟不知,手割开了几毫米的口子,都要发个微博,大惊小怪。

就将夜那部戏,被观众吹上天的存在,武打场面也弱了很多,虽然没什么慢镜头,但也是特效居多,动作没多少。

综合来说,陈安隅觉得就是武侠剧大家都在比烂,没人内卷,你烂我烂大家好。

最后,就是没有武侠剧土壤了。

以前的武侠剧,大部分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的,如天下第一的主角团人设都是王晶揉捏了金庸各种主角而来的。

先看段天涯,作为天字第一号,为人重情重义,心地善良,剑术登峰造极,后跟义父反目成仇,不得不大义灭亲,这主线怎么看都像是“浪子”令狐冲。

再看归海一刀,冷酷无情,命运坎坷,后断一臂,刀法无敌,为父报仇,痛下杀手,这条主线是不是像极了“神雕大侠”杨过。

成是非,误打误撞进了皇宫,之后人生便像开了挂一样,像是勾搭上了云罗郡主,后又跟太后打成一片,行事、为人像极了小流氓,这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韦小宝嘛。

铁胆神候,表面是仁义忠厚,仁德老实,实则内心奸诈无比,心肠狠毒,更兼顾狼子野心,一心想着称霸天下,这是否让你想起了“君子剑”岳不群,一样的人设,一样的故事性,一样的处心积虑,最后同样黑化。

还有“不败顽童”古三通,被关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里,身负吸星大法这等霸道武功,性格肆意妄为,不拘小节,武功高深莫测。要说他跟任我行一点关系都没有,怕是王晶自己也不信。

以前电视剧是武侠小说改编,现在电视剧是网文改编,而网文没有武侠的土壤,武侠在网文是不吃香的,在网文写武侠,基本要饿死,别想买房娶老婆。

再最后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变懒。

武侠剧的武打场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你需要更好的武打场面,就需要一个好的动作导演团队,动作导演需要时间去设计那些花里胡哨的动作,设计完之后需要演员提前一月进组练习套招,开拍中间还得注意演员会不会因为动作强度而受伤,拍摄期间有时还得改动作设计,拍摄完之后剪辑武打场面又是一个麻烦事,这一整套下来麻烦的要死,费时费力费钱。

如果你采用慢镜头加特效,上面这些,你统统都看不到,统统都不用想,现在大部分武侠剧武打场面全是慢镜头,就那么两三下,需要个毛线动作团队,随便去拉个动作网红都可以搞定,也不用提前进组训练套招,按时进组就可以,省时省力省钱。

这也就是陈安隅觉得武侠剧越来越没落的原因所在了

所以现在给个机会让陈安隅拍,他想拍的便是武侠剧,而《天下第一》就是他觉得非常完美的剧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