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公司规模不大,但多年来专注于华语电影海外发行,果然和北美众多的院线都有业务往来。
最好的情况是这部片在几个城市小规模点映后大获成功,继而一周之内,北美各大城市都会紧跟着上映,然后发行,网络点播
最坏的情况,也是绝大多数国内大片遇到的情况,则是点映后,没有大规模上映的机会,发行些卖不掉的,靠着海外华人的捧场,收回十几万美金的票房。
“贵公司怎么收费呢?”苏铭笑道:“我记得你刚才说,中介费用可不低。”
绝对不低,但也不高,华师采取的是分账模式,具体多少钱要根据北美的具体票房而定,总票房除掉必须的税费外,院线方面分账48,剩下的52中,华师得一半,算下来出品人大约收入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从分账比例上看,华师这个中介的收入,比国内的制作方还要狠。
难怪明明赚钱的总量不多,但华师依旧专注于华语片的海外发行,其中的利润实在太大了,除了人力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实体付出。不过话说回来,资源就是金钱,华师不用负责拍摄,却掌握了海外发行的一系列审批资源和北美院线的商业网络。
由此可见,华师公司的后台远比想象的要大,应该通着国内电影行业的天。
苏铭比较倾向于分账模式,就像交税一样,被对方分走的越多,就意味着自己得到的越多,苏铭巴不得华师和北美的院线能分走好几十亿美金呢当然按照目前华语片在北美的地位,显然不可能。
确定了大致的意向后,苏铭让叫兽和梁律师去和蔡理明商谈合约的具体细节。苏铭也不指望这部片子能赚多少钱,算是正式踏入北美市场的一次试水。
签约之后,在北美发行还需要一系列手续、审批,画面的后期处理加字幕,甚至某些城市有要求必须是英文配音,这就是华师的事情了,苏铭继续当起了甩手掌柜。
他把心思放在了之前的15亿票房收入上。
加上这15亿,他手头其他几个公司凑一凑,勉强可以拿出来18个亿,这笔钱肯定不能让它闲下来,无论做点什么,都比放在银行吃利息要划算。
动物园的收购和4评选,这两件事已经压了很长时间,喷勃欲出,王建设的秘书已经打了三次电话来催问收购事宜,很明显在拍摄电影大获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后,市里已经明确了态度。
至于4景区,现在想要评根本不费事,肯花点钱走走关系,再把后山的三大桃源山头和古墓探秘修缮一番,5估计都能够格。
偏偏是这样,苏铭反而不能着急评选,一旦选上了4甚至5,动物园就会变沉一个风景区,收购价钱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上的。
光是动物园,他的钱都不太够,整个收购,动物园找了评估师进行了内部评估,最保守的数字也要超过两个亿。
两个亿,还是在一切都按照最低价格的情况下,而且把前期的直播、骑鱼等所有娱乐业务剥离,划归桃源娱乐公司的前提下评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