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的,时间进入了1984年。
元旦假期,弟弟和妹妹跟着爸爸回内地去了深圳。
至于林静,在新年的第一天里她没有出去,待在家里,正在做的是审阅王京递上来的《僵尸道长》系列电影剧本的第一部《僵尸先生》。
到今天,距离林静交给王京《僵尸道长》的系列电影剧本大纲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对于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来说,一个编剧团队,十多个编剧,用大半个月来写一个已经有了大纲的剧本,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甚至,会让不少人感觉匪夷所思。
毕竟有很多的香港电影,都是有了一个创意一个想法就开始立项上马,做一点简单的准备工作就开拍。至于剧本,在拍摄的过程中再想。
就好像那么一句广告词所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有了创意想法,就可以拍摄了,在拍摄时,水到渠成的,故事台词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有了,根本不必担心。
至于这个故事是不是符合逻辑,是不是经得起推敲,是不是有漏洞有硬伤,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有看点,龙龙统统的说一句好看就行。
而王京他们,因为惯性思维,也养成了这种剧本随便搞的陋习。尽管林静一再强调剧本的重要性,他们一开始也听进去了。但轮到实际操作,马上就高开低走。
熬了十多二十天,无论是王京还是刘振伟亦或者其他编剧,都认为这个《僵尸先生》的剧本已经很好了够可以了能交差了,于是递了上来。
其实原版的《僵尸先生》已经做得不错了,情节相对紧凑,搞笑方面也颇为出彩。新版的《僵尸先生》,在剧本方面能做的修改并不是太多。
只是因为这是筹划的系列电影,不同于单部。后面还有更多的续集故事,框架搭得比较大,与原版的相比,添加了一些伏笔,几个会在后续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集体创作,发挥头脑风暴,会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出现呢?
如果你看到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面的角色妙语连珠,让你感到佩服和惊讶,在心里慨叹“太有才”的时候,不用怀疑,那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有的台词,都是经过编剧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修编润色出来的。并不是某个大能心血来潮的闪光点。
想到这里,林静满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了剧本。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结果让林静感到很失望,因为整个剧本看下来,她发现这一版的《僵尸先生》不但没有进步,竟然比原版的还要粗糙还要烂。
在这个剧本里面,王京真的是充分发扬了他那桥段不怕旧最要紧有人受的精神,生搬硬套的将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桥段搬了进去。
合上剧本。林静差点忍不住打电话让王京立即滚过来。
好不容易平息了心中的怒意,她想着编剧团队的第一次劳动成果不如人意,也许是因为团队建立的时间还太短,磨合不够,无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1+1小于2。
其它的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参与编剧同时还可能是导演的王京,为了让剧本朝自己所想的方向去写。动用了他的权力,以至于剧本无处不显露着他的意志,也就是说他的权力阻碍了团队的发挥。
仔细一点看的话,这个剧本会让人以为是王京一个人的劳动成果。
想通了这两点,林静发布了自己的“命令”。
首先让王京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编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其次。她言明,无论花多少时间,如果剧本不能够让她满意,即使再修改三个月。也不会通过。
这个命令,逼着整个编剧团队不能不尽心尽力去修改,其中的王京不会感觉那么愉快就是了。
另一方面,在王京刘振伟他们埋头忙着修改《僵尸道长》剧本的时候,林静却是确定了她要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情书》的第一个演员——少女藤井树的饰演者。
周彗敏太固执了,在决定了退学之后,无论林静怎么劝,都无法劝动。
最后林静没有办法了,就和她做了一个“交易”。
周妈妈可以找看护照顾,周彗敏继续上学,不过可以在上学之余参加工作,做兼职,比如拍电影。
演员这个职业,特别是电影演员,无疑会比起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在薪水方面要高。
周彗敏考虑了一下,和妈妈商量过,就答应了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