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虚空画灵> 第二十三章 大隋风云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大隋风云 二(1 / 2)

 展子虔,隋朝画家,生卒年代不详,渤海人。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历经北齐、北周。据传说,展子虔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因一些奇怪的原因没有传世。其人物描法非常细致,以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为唐代人物画法开辟途径;画马立者有走势,卧者则腹有起跃势。其山水画《游春图》也仅仅流传下一个临摹本,虽然是临摹本,但基本符合原作精神,其笔致凝炼,色彩艳丽,尤其是空间透视安排合理,证明在隋朝。

其实在展子虔只是对画画之道比较感兴趣,巧合的是这一天兰陵王正好从旁经过,看到那名小童用桃树枝所画,山水,人物,甚至还有妖魔;俱都活灵活现,当他定睛去看的时候,那些山水,人物,妖魔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对着高长恭在阴邪一笑道:“兰陵王啊,这个小孩是未来的画之子,未来是我选定在人间的代言人,望你好生看护,勿让天界那些伪君子毁了他哦,这件事办成,可抵你十万灵魂之功,按照你的想法,放手去做吧。”说完,白昼出现,眼前的一切黑色阴气俱都消失,再看地上的图画之时,却发现那里除了山水,人物和妖魔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景象了;此时,兰陵王忍不住多看了那个孩子两眼,画之子?到底什么是画之子呢?为什么从未听杜伯提起过呢?不行,回去必须搞清楚。离开之时,高长恭将一张黑红色泰山府君神像打入了展子虔右手臂,随即好像想起什么似的,一晃眼便消失不见。

这时在泰山府君殿中,杜伯一声“吁”之后,他最新培育的龙族和梦魇改良品种,一种头生龙角,身覆鱼鳞,目如凶鳄,浑身黑炎的马类神兽,杜伯为他取名叫做“龙魇”,那凶狠又华丽的造型也是新一届泰山府君,人界的兰陵王对于帝王级别的客户专门指定座驾。对于杜伯培育的新品种如此受新主人重视,杜伯那千年不变的厉鬼恶面上浮现了一丝笑容。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对于凑字数的话,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此时那座神秘的泰山府君殿迎来了一位客人,当世的人主帝胄,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为了在军事上稳固自己的权力,便迎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使他又多了一个雄厚的军政后盾。随后,北周宣帝为了拉拢杨坚,将杨坚的女儿立为皇后。由此可见,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还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建德元年,杨坚接到命令,让其率水军三万,与北齐五万军队对峙于河桥;遂后杨坚用计大破齐师于河桥。第二年,杨坚跟随周宣帝攻伐齐国,次年,北齐覆灭,杨坚因功进位柱国。杨坚与宇文宪共破齐国任城王高湝于冀州,随后又升任到定州“总管”。后来发生一件怪事,定州城西门久闭不开,周宣帝车辕到来时,有的人主动要求将门打开,以便路人行走经过。宣帝不许,说:“朕有预感,肯定会有圣人来将它开启。”当时宣帝恰逢敌国齐国被覆灭,于是趁着大胜之威的周宣帝也不过想在百姓之中设计一出鬼怪神助论,希望可以在舆论上再将自己的形象提升一个高度;可是宣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时人群中有个齐国余孽欲杀宣帝报仇,但由于护卫森严,未能成功,只好丢弃武器,落荒而逃。杨坚不由分说便跃马追了出去。说也奇怪,在杨坚追到西门的时候,本来久闭未开的定州西门突然大开,杨坚突然想到了宣帝的话,生怕因此引起君臣猜忌,而此时在场诸人莫不惊异。北周宣帝病死后,年幼的静帝继位,杨坚勾结近臣作伪诏,以入宫辅政为由,取得了辅政大臣之职,总揽朝政,总揽军政大权,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这时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已成“骑虎难下”之势。他安插亲信,部署力量,积极做准备。在果断地铲除了北周宗室中最有实力的“五王”之后,又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的兵变。

581年,杨坚迫使北周静帝禅位,二月甲子日,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杨坚由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赐姓普六茹,进称随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大随,他又感到随字有走字旁,与走同义,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杨坚登基当天,长安城出现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庆云,看到这一大吉之兆,随即,杨坚宣布大赦天下,一时全国振奋,争相歌颂隋文帝功绩。

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季为越王、杨谅为汉王。诸王子都是独孤氏所生,这在历代较为罕见。文帝曾得意地说:“前代皇帝内宠太多,往往由于嬖爱而废嫡立立幼,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会和睦相处,不会像前朝那样发生争夺。”

杨坚即位后便派兵南下灭陈,统一了全国。陈朝的后主陈叔宝共有三姊一妹,杨坚将年龄最长的赐与杨素,一妹赐与贺若弼。最小的一妹,生得黛绿双蛾,鸦黄半额,腰肢如柳,须发似墨,幽妍清倩,艳冶销魂,容光夺魄。真是一个“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世美人,杨坚便没入宫中,打算自己受用。

皇后独孤氏,每当文帝临朝听政,她便与文帝一起坐辇去朝堂,到了门阁才止步。杨坚能顺利登极,她积极地参与谋划,功不可没。独孤后暗中遣宦官监察朝政,若有不妥的地方,等文帝退朝后,她必然婉言进谏,文帝常常采纳她的意见。她曾劝动皇帝从酉城商人手中买下价值十万两黄金的宝玉,理由是“有了这笔巨资,将来可以养活一万名士兵”,仅从这一点,就能确信独孤后是位才智过人的女性。独孤后对外戚要求尤为严格。她表弟崔长仁,妇女,文帝看在皇后面上,本要免去其罪,而皇后却不徇私情,把崔长仁处以死刑。宫中上下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与文帝称为“二圣”。

独孤后学识、眼光都好,只是生性绝妒,不容杨坚接近女色。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宫中诸嫔妃宫女,也在独孤后严厉的目光下噤若寒蝉,春心冻结,无人敢冒生命之虞去与皇上调情。

太子杨勇生性率直,为人宽厚,但生活奢侈,性喜浮华,内宠很多。其中有四个女子最得嬖幸:一个是高良娣,轻盈娇小,柔若无骨;一个是王良嫒,肌肤映雪,柳腰袅娜;一个是成姬,双瞳点水,一握莲钩;而最美的一个叫云昭训,真是天仙化人,艳冠三美,更是颇讨太子欢心。只是杨勇与嫡妃元氏性情合不来。因此四美轮流当夕,元妃独守空房。独孤皇后是一个善妒的人,不愿文帝宠嫔妃,也讨厌群臣及诸子宠姬妾。大臣中凡有姬妾生子者,皇后多会令皇帝斥责贬官。如今自己的儿子杨勇宠妾疏妻,独孤后极为气愤。每当杨勇入宫见独孤后,独孤后从没有好脸色。本来杨坚对于太子十分信任,常让他参决政事,杨勇提出的意见,杨坚总是乐于采纳,因为独孤后的枕边风,杨坚对太子也有了看法。对杨家来说,由谁来继承皇位,并不是国家大事,而仅仅是家庭问题。

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宫中称贺,杨勇超出礼制规定摆宴受贺。独孤后便对杨坚说:“太子勇率性任意,动多乖张,今日冬至,百官循例进宫,他却张乐受贺。圣上尚需劝诫他一番才好。”杨坚听说后,也是心里不快,下诏与群臣,令此后不得擅贺东宫。从此杨坚对于太子渐加猜忌,宠爱大不如以前了。

晋王杨广生性狡诈诡谲,善于矫饰逢迎,本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他早有夺嫡的心思,处处沽名钓誉,揣摩了独孤后的情性,一味迎合。杨广与萧妃如胶似漆。后宫虽有美人无数,为取悦于独孤后,杨广不惜将其他姬妾所生骨肉命人掐死,只有正妃萧氏所生之子才禀告父母,给父母造成了仅与原配厮守终身的假相。有一天杨坚与独孤后同临晋王的府第,杨广便将后宫美姬都藏起来。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宫女充当侍役,身上所穿全是粗布衣服。杨广与萧妃,也穿得很陈旧。一切陈设都因陋就简。架上的诸般乐器都尘堆垢积,望上去便知道已是久不动用了。

杨坚素性节俭,最恨奢华的行为,见到杨广如此,心里很满意。独孤后见晋王室无美姬,只有丑妇,对杨广也极有好感。从此文帝夫妻两人,对晋王另眼看待。有时独孤后遣亲信左右至晋王府第探视,杨广不论来使身份的贵贱,与萧氏都亲至大门迎接,设宴款待,并送以厚礼。于是到处都是为晋王说好话的人。

杨广暗中与心腹宇文述等人密谋夺嫡。他先以重金结交贿赂大理少卿杨约,再通过杨约结交其兄杨素,获得杨素的暗中支持。又收买东宫幸臣姬威等人以为内应。

独孤后欲以晋王立为太子。杨坚因一时太子杨勇没有犯大的过错,心中虽欲立晋王,却不好实行。这时晋王杨广调镇扬州,不到半年便表请入觐。杨广回朝后,表现得慎言庄容,端肃安详。他对于一般朝臣格外谦和,恭而有礼。宫廷内外,都同声说他的好。到了辞行去扬州的那天,杨广入宫别母,见了独孤皇后,他依在独孤后的膝下,泣诉道:“臣儿生性愚蠢,向来不知忌讳,时常怀念双亲,所以未及二旬,递即上表请朝。原思一见父皇与母后,藉聆慈训,哪知触忌了长兄。”

独孤后听到杨广提及太子杨勇,便问:“他想怎么样?”杨广惶恐说:“他竟疑忌臣儿,谓儿觊觎名器,意欲加害,臣儿因此惶恐。臣儿远列外藩,东宫日侍左右,谗惑见加,皇父容或难辨。一旦赐臣尺帛或给杯鸩,臣儿实不知身死何所。恐从此一别,便不能再见慈颜了。”晋王说着便涕泪纵横,呜咽不止。

独孤后愤然道:“我为他娶元氏女,竟不以夫妇礼待之,元氏女向来身体健全,竟会一旦暴亡,他却毫不悲伤,反与妖姬云氏淫乐。我也疑惑元氏被他所害,只是暂时容忍。现在他却越发狂妄!竟想加害你,我活着他已是如此,往后真不堪设想了。”独孤后说着已泫然泣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