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虚空画灵> 第二十五章 唐朝初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唐朝初立(1 / 2)

 “泰山府君大人,近日在洛阳之地,有一相师特别出名,不知泰山府的画灵之子是他么?”此时在一座宅院的后堂供桌前,悬挂着一幅缩小版的泰山府君神像,神像前正有个人对着神像问道。

“哦,真有此事,那人姓甚名谁,有何不同之处,他的笔墨丹青造诣如何?可有物证流于世间?”这时,听到画子的消息有了眉目,高长恭也稍稍的有些不淡定了。

“这个,目前并不确定,物证暂时没有,只知道好像是从巴蜀之地走出的一个少年相师,名字唤作袁天罡,具体情况尚未确定,可是他的相术和风水预测天下无双,目前所卜卦相,无一不爽,民间许多官员已经注意到他了,不用再过多久,恐怕皇帝也会注意到他的。”神像前那人说道。

“恩恩,画灵之子的确精通风水相术,可是他最精通的是他的丹青之道,如果你能拿到他的精血并通过神像送达泰山府君殿,我自会有鉴定之法,对了,顺便附赠你一些信息吧,你们的隋朝已经不堪重负了,估计不久之后你父亲也将被贪腐之人所害,为方便你日后行事,我建议你父亲可以多钻研道术一途,你能精通更好,对于一个新朝来说,一个风水相师可能不会帮他打下江山,但对于他们坐江山却受益良多”。

“你要我学习风水相术之道?”这个人不确定的问道。

“不错,一个道士的身份对你以后行事会方便的多,当新朝取代大隋之后,你便可以趁势而起,届时,画灵之子的身份也会渐渐显露,他的觉醒方法我也会传授于你的。”

看到泰山府君的声音有点索然,他感觉自己该离开了,于是恭敬的道了个别,转身关上密室的门,走了出去。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于是爆发了农民大起义。隋朝大业七年,杨广征集大批士兵准备进攻高丽时,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率众起义,当时征役的人多数都去归附他。同时在山东、河北地区起义的,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等。后来起义范围扩大,起义军每支发展到几万至10余万人。

当年六月,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举兵反叛,围攻首都洛阳虽很快被击败,但隋统治集团的分裂,却有利于农民起义的发展。此后两三年间,农民起义便席卷全国。先后起义的农民军约百余支,人数达数百万。起义军在同隋军作战中,虽屡遭挫折,但逐渐由分散走向联合。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

瓦岗军原来由韦城人翟让在瓦岗寨发动起义而组成,军士众多是渔猎手,勇武善战。曾跟随杨玄感起兵反抗隋朝的失意贵族李密,也投奔了瓦岗军。李密说服附近的起义军与瓦岗军联合,并向翟让提出席卷长安、洛阳的计划、诛暴帝灭大隋的主张。瓦岗军众将商议后,采纳李密建议,决定首先攻占荥阳,获取军粮,然后再图进取。瓦岗军用李密之计策,利用隋军轻视起义军的骄狂心理,事先分兵千余人埋伏,交战时,诱敌进入伏击区,大破隋军。后来,瓦岗军又按照李密的谋划,乘洛阳守备的军队空虚,以7000的军队,一举攻破了距洛阳百余里的洛口仓。起义军开仓济贫,深得民众拥护,队伍迅速壮大。瓦岗军接连取胜,翟让就推举李密为首领,称号魏公,在洛口建立政权。瓦岗军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控制了河南地区大部郡县,两度袭占洛阳城北的回洛仓。起义军发布檄文,列举隋炀帝十大罪状,号召各地官民共同讨伐。后来杨广命令关内军兵援助洛阳,使瓦岗军战斗失利,退回洛口。杨广为了保住洛阳,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等率精锐部队北上增援,致使瓦岗军久攻没有攻破。

在瓦岗军不断获胜的同时,窦建德的起义军转战于河北中部。窦建德原来在清河高士达的起义军中当士兵。隋朝大业十二年十二月,隋国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进攻起义军。高士达推举窦建德为军司马大将,指挥反击。窦建德乘其无备,突然进袭,大败隋军,斩郭绚,又乘黎明大雾突袭隋营,隋军大溃,自相践踏,死伤很多。此战,削弱了隋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力量,有力地支援了瓦岗军。后来,起义军占有河北许多郡县。

杜伏威、辅公祏于隋朝大业九年聚众起义,先进入长白山,后向淮南发展,合并苗族海潮等几股起义军,歼灭前来镇压的隋军,声势日渐壮大,逐渐控制了淮南、江北各县,严重威胁着当时杨广所在的江都。瓦岗军等三大支起义军,在各地其他起义军的配合下,不断歼灭和击败隋军主力,占领了河北、山东、河南及江淮等广大地区,隋王朝土崩瓦解。随着农民起义斗争的高涨,不少地方官吏豪强也乘机起兵反隋,纷纷割据一方。

太原留守李渊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利用了恰当的计谋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无奈和恐慌起来。

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慨好客,喜欢跟他打交道。他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了,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晋阳县令刘文静,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刘文静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隋炀帝下令捉拿李密亲友。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牢监里。李世民听到刘文静坐了牢,十分着急,赶到牢监里去探望。

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说:“刘大哥,我来探望,不但是为了叙叙友情,主要是想请您帮我出个主意。”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皇上远在江都,李密逼近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倒是打天下的好时机哩。我可以帮您收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打进长安,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可以取得天下。”

李世民高兴地说:“您真说到我心里去了。”

李世民回到家里,想想刘文静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倒是个难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可汗进攻马邑。李渊派兵抵抗,连接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给隋炀帝知道了,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李渊一听,更加六神无主,慌忙说到:“你怎么说出这种没上没下的话来。要是我去报官,准会把你抓起来。”

李世民并不害怕,说:“父亲要告就去告吧,儿才不怕死呢。”

李渊当然不会真的去告发自己的亲子,只是叮嘱他以后别说这样的话。

第二天,李世民又找李渊说:“父亲受皇上的委派,到这里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更加危险。只有照我昨天说的办,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渊犹豫了许多时候,才长叹一口气说:“昨天夜里,我想想你说的话,也有道理。我也拿不定主意。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能龙腾九霄,但凭你的才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