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西游之剑转天道> 第五十六章 幽州太守?没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幽州太守?没错!(2 / 2)

说到这里,有人说这里错了,幽州的长官应该叫刺史,后来叫州牧,郡的老大才叫太守。这里我就要解释一下了,幽州太守刘焉是三国演义里的说法,的确错了,但是错误可能是刘焉但绝不是幽州太守。

我们先说刘焉。

三国志中: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臣松之案:祝公,司徒祝恬也。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后汉书中: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肃宗时,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两个史书都没说刘焉做过幽州太守,但是并不代表他没做过,史书大部分都是真的,但是经常不全,使人断章取义。这个并不一定是错误。

我们再说幽州太守这个词,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刺史,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而且地位在郡国之上,但是仅仅有监察权,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不过在东汉末年,刺史的权利因为政权不堪,导致权利很大了,最后在刘焉的建议下改成了相当有权利的州牧。刺史是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的,改成州牧之前打仗每个郡管每个郡的事

说到幽州太守这个词,其实很简单,涿郡在三国时期改为范阳郡,也就是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涿郡的的治所是涿县,为首都北京的“南大门”,隋朝时,幽州改称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境内。唐武德元年,涿郡改名为幽州。涿郡改名为幽州以后,涿郡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不再使用。但后世仍有人不断使用该词,用来表述籍贯。幽州太守实际上就是说的就是涿郡太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