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贞观英杰> 第二章 上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上学(1 / 2)

 第二天早上天刚朦朦亮,陆玉成就起chuang了。

昨夜谢纤云对他唠叨了一整晚,千叮咛万嘱咐,既令他特别感动又有点不胜其烦。他前世的母亲沉默寡言,加之还有个弟弟转移了大部分注意力,哪像这世的母亲那样恨不得整天把他含在嘴里那般呵护!但这个时代又极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他也只得耐着性子听母亲絮叨,不过这样一来倒也使了双方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

同家人一起吃过早餐后,陆玉成便回到自已房间,收拾好书籍和笔墨纸砚,唤来仆人马小虎,把书箱交给他拎着,然后一一去与父母拜别后,就朝大门口走去,赵慧娘在俩人后头迈着小碎步跟着。

陆玉成出了大门,身体一顿,忽地转过头来,对身后伫立在大门口正盯着他远去的赵慧娘扬了扬手,颇具现代礼仪式地道了一句“再见”,弄得小姑娘先是一愣,继而一脸jiao羞,煞是可爱。

在隋朝开凿大运河后,扬州正处于水路交通要冲,成为国内物质转运中心。它是淮南道首府,从高祖武德九年改邗州为扬州后,扬州成为大都督府所在地。此时扬州领江都、六合、海陵、高邮等四县。由于连年战乱,四县只剩二万多户、九万多人了。扬州城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西北区叫子城,是官衙所在地,也叫“牙城”。其余叫罗城,为市民集居及工商活动区,也叫“大城”。

陆玉成家的药铺位于罗城西市一处繁华的大街上,从家里到上学之处要走小半个时辰。主仆俩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聊着这段时间城内的趣闻。马小虎虽然外表上看去憨憨的,其实人ting机灵,对城内发生的大小事情甚是熟悉。

“郎君,最近城里好几个大户人家被人打劫了,损失不少金银珠宝,官府到现在还没抓到盗贼呢。”马小虎神秘兮兮地告诉陆玉成。

“难道一点线索也没有?”陆玉成问。

“盗贼连个人影也没人膲见,好像那些财宝全都不翼而飞了,活见鬼!官府上了火,贴告示赏200贯铜钱抓贼呢。”

“哦,”陆玉成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

清晨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临街的食摊上围满了人。

陆玉成注意到人群中夹杂看几个高鼻深目、奇装异服的外国人,起劲地吆喝着,汉语倒也说得有模有样。他记得史书中记载,唐代时扬州有许多波斯、大食人渡海而来做生意的胡商,如今亲身见到,果然不虚此言。

曹宪讲学的地方是城区內一个叫“文选里”的坊区,据说这里是梁太子萧统编辑《文选》之地,后世曾在此建了一座赫赫有名的“文选楼”。

陆玉成到了学堂门口后,便吩咐马小虎回去,说放学后自己就独自回家,不用他来接了。

跨入大门后,他随着三三两两学生进了一间硕大的厅堂,然后在一廊柱旁找到自已的席位并盘腿坐下。不久,学生陆续到得差不多了,这时只听一声铃响,一位面色红润,神采奕奕,颌下生着一把灰白色长须看上去中等稍胖身材、年若六十左右的老者进来了。他头戴幞头,气宇不凡,一袭整洁的青衫近膝处有一横襕,这大概是此时儒士所穿的“襕衫”了。

学生们马上站起来向来人施礼问好,他就是老师曹宪,他手抚胡须,向全场扫了一眼,然后点点头,示意学生们坐下,神色和霭,仪态极其儒雅。

这堂课讲文字学,曹宪学识极其渊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对许多奇字僻字了如指掌,皆能一一指出渊源,分析音义,听得陆玉成大为钦佩。史书记载:唐贞观中曹宪曾被召为弘文馆学士,他以年老为由未至。据说唐太宗读书遇奇文难字,遣使问之,曹宪皆能为之注音并作答,可见他文字学功底之深厚。

上课的学生大约五十多人,年龄大小不一,最小的大约十三岁,而有人看上去年龄像超过了四十岁。学生们都很认真专注,课堂内鸦雀无声。曹宪授课时声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气场很强,不愧是一代儒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