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贞观英杰> 第三十六章 药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药王(1 / 2)

 贞观四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唐灭了东突厥,四夷震服,西域各民族纷纷归附,共推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世民给那些归附的酋长们都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以至于有一次陆玉成上朝时见到了有趣的一幕,太极殿上竟有一半的朝臣是穿着各种服饰的外族人。这一年有一万多家突厥人入住长安,京师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可看到突厥人。

这一年全国粮食大丰收,史载:“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一年李世民定公服颜色,共分为四等:一至三品服紫,四品至五品服绯,六品至七品服绿,八品至九品服青。

因工作关系,陆玉成常与虞理明在一起商量推广占城稻事。人们常看到两位身穿绯服的一老一少出入于工部和司农寺。但陆玉成对虞理明很尊敬,总是称其为“明公”,自称“学生”。

一天傍晚,皇宫里一位太监突然来到陆府,宣召陆玉成进宫看病,他忙携带药箱与太监一起入宫。

进了宫才知道,原来是李世民的儿子十岁的李泰病了,而且病情严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急如焚。

待陆玉进了李泰的房间,发现李泰chuang榻前除了两位太医外,还站着一位道士,虽形若中年,但面如少年。经人介绍,竟是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

史载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chuang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

孙思邈医德高尚,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chuang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当陆玉成给躺卧在榻上的李泰检查,发现他发热,咳嗽,咯痰,痰黄粘稠带血,寒战,*痛,气喘,口渴。伴有壮热、颜面*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和四肢厥冷,脉细数等症。

陆玉成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喘嗽,也就是“马脾风”,病情严重,有死亡危险。孙思邈和两位太医都同意他的诊断,但他们没有好办法。

陆玉成首先使用安宫牛黄丸,使李泰的高热神昏好转很多。李世民见此信心大增,让陆玉成继续治疗。

陆玉成用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李泰服药后病情渐渐好转。陆玉成则被李世民留在了皇宫,以随时就近观察李泰的病情。

其间,陆玉成虚心向孙思邈请教,孙思邈也不藏私,让他受益良多。俩人都敞开心扉,坦陈各自的见解,而孙思邈则对陆玉成医学知识之精深、治疗手段之独到有效感到震惊,他多次在李世民面前称赞陆玉成医术高明,自谓比他要强。

十天之后,李泰基本痊愈,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极为高兴,大大赏赐了陆玉成一番。李世民还让陆玉成兼太常寺丞,掌管太医署。

贞观四年十二月中旬,陆达明携全家来到了长安。

一家人相见,场面颇为感人。陆达明语音哽咽,谢纤云泣不成声,而赵慧娘则直接扑到陆玉成怀里哭了起来。

入住陆府后,陆达明和谢纤云宣布:今后他俩不再具体管府中之事,以后内宅由杨荷主事,外宅由陆雄主事。

除夕之夜,陆府一大家子在一起守岁,其乐融融。又是赵慧娘嚷着叫陆玉成吟诵除夕诗,陆玉成吟诵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大朝会,陆玉成和众多官员来到太极殿向皇帝恭贺佳节。元日的朝会是一年之中皇帝会见百官规模最大、仪式最为隆重的朝会,又称作大朝贺、大朝会。唐朝的元日大朝贺源于古代的朝贡制度,是通过贡物和朝觐的方式来规范中央与地方、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关系的一种礼仪。每逢朝会日,皇帝亲临太极殿,皇太子、文武百官、地方朝集使分别向皇帝拜贺新岁,各部官员向皇帝呈报一年来的政绩,展示帝国取得的成就。

在庄严肃穆的礼乐中,威风凛凛的大唐神武军及皇家銮驾鱼贯而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先后入场。文武百官按官衔高低排列仪仗,外国使者以受大唐皇帝封赐大小依次排列,向皇帝朝贺。李世民宣念元日诏书,群臣共舞,气势宏大。朝贺之礼结束后,李世民赐群臣柏叶、饮椒柏酒。

朱英杰与李碧蓉这次没有一起来长安。朱英杰信中说,他俩将与觉非大师分道赴终南山,到时再与他联系。

初三在虞理明家,陆玉成与之“手谈”一局后,因同僚到访,虞理明不得不应酬,陆玉成遂与虞书鸿和虞书娟在院中亭子里饮酒聊天。

虞书鸿不时向他打听宫中的事,尤其是遂安公主的情况。其实,据陆玉成了解,遂安公主性情柔顺,并不跋扈。瞧着虞书鸿神思不属的样子,他觉得好笑,打趣道下次进宫就为虞书鸿向遂安公主捎个信,虞书鸿竟兴高彩烈地对他一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