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贞观英杰> 第五十五章 大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 大婚(1 / 2)

 唐军一举征服了吐谷浑,李世民欣喜欲狂。待大军班师回朝后,他大肆赏赐了有功人员。神炮军和掷弹兵在这次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让他特别振奋,他开始相信饮马地中海决不再是梦想,简直是指日可期。鉴于陆玉成的巨大功绩,他下诏升陆玉成为左骁卫大将军,仍兼神炮军将军,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封吴县伯爵。并敕封其父陆达明为伯爵,母谢纤云为国夫人。

裴宁、张军、刘力宁三位炮兵营都尉和掷弹兵都尉李义都升为了中郎将,并封为男爵,在陆玉成力荐下,朱英杰被任命为神炮军录事参军事,仍兼亲兵队长,陆鹰则表示不愿在军队任职,仍跟在陆玉成身边随侍。

由于作战英勇,魏华林、上官云升为中郎将,陆成、陆贤和朱勇都被升为都尉。

陆府连日来喜气洋洋,不仅是因为陆玉成高升,老爷和主母分别封为伯爵和国夫人,而且少爷马上就要大婚了。

说到婚姻礼仪不能不提着名的传统六礼,这是周礼的典范、儒家信奉的经典,最早记载于《礼仪》中,封建社会的婚姻礼仪总是跳脱不出它的规范,基本上遵从的都是这宗法六礼。虽然随着时异俗迁,历朝历代多多少少对“六礼”都有繁简、增删上的变化,但主体还是承袭的。所谓“士庶亲迎之礼,备诸六礼”,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成亲这点事儿,都得按“六礼”来。“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纳采:就是男方请大媒到女孩家提亲,抛出一支橄榄枝儿,女方这时就需要考虑接还是不接,如果有这个意思,便告诉媒人一声儿,媒人于是乎带了礼物来正式求婚。“纳采”为六礼之首。《礼记。昏义》记载:“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艺文类聚》解释了用雁的原因:“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纳采女方不收礼,收礼只收雁一只。古人认为雁象征着阴阳往来、按时迁徙、长幼有序,象征妇人从夫、婚姻守信不失节、行止有序,寓意婚姻从一而终。

问名:顾名思义就是询问下姑娘芳名,但是基本只问姓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大约古代养在深闺中姑娘们连小名都是羞怯的隐私。然后顺道还要问出生年月日,也就是传说中的生辰八字,古代人非常重视合八字,问这个就是用于占卜。《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问名的原因有二,第一可以防止同姓近亲婚姻;第二问得生辰八字用于占卜双方婚姻是否适宜。

纳吉:男方拿到了女方的名字、八字,送去祖庙中占卜。如果卜出来是吉兆,那就欢欢喜喜准备了财礼送去,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如果不是,大家自己领悟吧。“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八字相合,才是大吉,成亲后方得兴旺。

纳征:又叫纳币,就是指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财,双方婚姻关系就此正式确立。民间也有把这一项叫文定的,送去的聘财有实物也有代金,礼品的目录最是讲究,要用有“龙凤书帖”美称的红绿描金的书帖,写上一些吉祥话、也像是一生的承诺,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翻译过来就是--男:“亲爱的,小生甚是仰慕的的风采、钦慕你的德行,如今许下婚约,一诺千金,你的到来将是我全家的荣幸和福气”;女:“郎君啊,有幸嫁入君家,便是三生的契合,我这里愧不敢当啊。”也算得上是含蓄客套的情话。另外,纳吉和纳征这两项常常合并进行。

请期:男方向女方家请示举办婚礼的良辰吉日。流程就是男方家卜问神灵确定一个迎亲的吉利日子,而后择人告诉女方家,询问女方家的意见。没什么意见这事儿就定了,“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

亲迎:就是新郎终于可以欢欢喜喜的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过门了。

唐人六礼虽然名称形式上与传统六礼没有什么出入,但内容上还是产生了不少的变化,有点换药不换汤的意思。

比如纳采的礼物要用雁,到唐代就变成了“鹅”,鹅的祖先其实就是驯化了的大雁,大约是到唐代时野生的的大雁已经不易求得、又或者唐人也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总之用鹅代替雁的确是省去了不少麻烦,是经济实惠之选。还有比如汉代纳吉的礼物种类有三十多种之多,保留到唐代只剩下九种了,取得是天长地久之意。

唐六礼最集中的变化都体现在“亲迎”这一步上,可以说是最具有唐代特色的部分,也最受人们的重视。成亲这一天,从开始迎亲到新娘子进门,再到拜见公婆等等,这一系列过程包含了种种繁琐细致的风俗礼节。

七月里的一个大吉旳日子,起来用过早餐,陆玉成就被人拽进房里进行打扮并在脸上化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