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旧时真本红楼梦> 7.第八十三回 史太君临终念子孙 王夫人膏肓托儿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第八十三回 史太君临终念子孙 王夫人膏肓托儿女(1 / 2)

 诗云:

凤阙渐闻梦趋深,宦门忍看白头吟。

儿女有情皆泪垂,诗仙曾赋高堂镜。

且说宝玉往家学里来,先去老太太房里请安,只见王夫人正陪着贾母说着话。宝玉上前作揖,贾母见他过来,道:“明儿便是重阳,叫学堂里放一天假,咱们也聚着乐一天,玉儿也陪我到园子里逛逛。”说着又咳嗽了几声。宝玉见他形容苍悴,病色枯焦,心里便有些不忍心,答应了一声背转身去,偷偷掉泪。只见凤姐也进来了,见了贾母,又回身见过了王夫人,笑道:老祖宗要问我什么?”王夫人便告诉他明日重阳,老太太要众人陪着宴乐一天,贾母问他可曾吃了没有,要他一并吃了再家去,遂叫鸳鸯琥珀等传饭。凤姐又问贾母喜吃何物,贾母叹道:“能有什么可吃的,近几年年成不好,田亩减产,家里出的多进的少,不过可着做罢了,你快告诉厨房里,别管我吃些什么,随意做了来,不可使他们作难。”鸳鸯答应了去了。一时端上饭来,果是些家常俗见之物。凤姐喂了贾母几口碧粳米粥,见他推开碗摆摆手,叹道:“我身上不大舒坦,你去把太医叫来。”凤姐忙出去叫人。不大会儿,贾琏同王太医掀帘子进来了。王夫人扶贾母躺着,王太医为贾母把脉。良久,贾琏把他叫到外头耳房,问他病况如何。王太医道:“弦脉端直而长,气机不利,六脉弦迟,素有积郁,稍感风寒,药取柴胡疏泄,寸关无力,心气已衰,脉气歇止,止有定数。”贾琏听了,明白大半,叫他到正屋坐着,自己则到房里安慰贾母,笑道:“老太太不必挂虑,才刚老先生说了,是一时感了风寒,不过吃些疏风的药便好了。”贾母叹了一口气道:\"你不用虚宽我的心了,我知道自己熬不过今年了,明日重阳大家得快快活活的过,还不知下一次还过得过不得了。”贾琏、凤姐听了心里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忙笑着解慰:“老太太定是长命百岁,福寿双全。”贾母微笑着不做声。一时大家吃完饭就都散了。

且说第二日一大早,宝玉匆忙起来,胡乱喝点薏米红豆粥,就急着要往园子里去。麝月忙把穿花大红箭袖给他穿上,道:“时值秋令,外头清寒,偏又这样猴急毛躁的出去,回来又要闹头疼了。”宝玉听他口气,恰又是一个袭人,乃笑道:“怪不得袭人临走要留下你,看来他实走却似未走。”麝月笑道:“二爷敢是又想他了,不妨还叫他回来服侍二爷,我也省省心。”宝玉笑道:“是我多嘴多舌了,一大早你出去,有没有看见园子里都在忙些什么?”麝月笑道:“园子里可热闹了,他们又是采茱萸,又是吃糕点,都嚷嚷着到城外登高爬山呢。周奶奶刚刚给他们说了,说老太太不许大家走太远,就在园子里行乐即可。老太太吃完饭要二奶奶他们陪着钓鱼呢,还说大家还要猜谜行酒令。老太太这般雅兴,竟是比咱们年轻人还有兴致。”宝玉听了,低头半晌竟掉下泪来。麝月见他伤心,想是自己说的话触动了他,因勉强笑道:“迟一会子再去罢,他们都还没吃饭呢。”宝玉那里憋的住,急急忙忙出去了,先是来到潇湘馆约了黛玉,又到秋爽斋约了探春,在路上又遇见了李纹、李绮,一同去寻贾母。只见贾母房里花团锦簇,喧阗嬉笑,凤姐、王夫人、邢夫人、李纨及众人都在。大家簇拥着贾母到园子里游逛,贾母笑呵呵的被凤姐、王夫人挽着手,边走边说说笑笑。贾赦、贾政、贾琏早安置了众多丫鬟、小厮在各处或放风筝,或钓鱼捉迷藏,贾母看了更是欢喜,先是去惜春房内看他画的大观园图画了多少,惜春已画了大半,从里间取出摆在案上,大家评议了一回,又离了这里,转过藕香榭来,走至蓼溆,上了亭子,靠着栏杆看见一片假山石。贾母走的累了,忽然来了雅兴,要大家停下,一同钓鱼取乐。贾政、贾琏赶上来,命身边小厮把钓竿拿与众小姐,凤姐、宝玉、黛玉、探春、惜春等人都择了空地,一时几个丫头放好了矮凳子,凤姐等将丝绳抛下,扬到水里,安静坐着垂钓。贾母则由邢夫人、王夫人等陪着看他们钓鱼取乐。不大会子,鸳鸯兴冲冲上来笑道:“老太太,二奶奶才刚钓了好大一个鲫瓜儿。”贾母喜的要看,彩明端着小瓷坛过来,大家边看边笑。尤氏笑道:“凤丫头敢是想鲤鱼跳龙门了,老太太快封他个差事做罢。”大家都笑了起来。贾母笑道:“你们快拿竿子把他打压下去,他这鲤鱼是个成了精的,难惹着呢。”凤姐笑道:“老太太专会降妖伏魔的,我这区区一小鱼精,成不了气候。”大家都笑了起来。贾母对彩明道:“不过是取乐,谁还吃他,快别搁清水里养着了,仍放回水里去罢。”彩明答应着去了。贾母也坐在宝玉旁边钓了一回。约莫一顿饭工夫,宝玉钓了个杨叶窜儿,凤姐又钓了几条小鱼,黛玉、探春、惜春等皆是一无所获。宝玉是个性急的人,抡着钓竿等了半天,好容易看见钓丝微微一动,宝玉喜得满怀,用力往上一兜,不想钓竿往石上一碰,折作两段,丝也振断了,钩子也不知往那里去了。众人越发笑起来。大家看着水边的草木都枯萎了,没有一点生机,都有荒凉之感。贾母叹道:“我到咱们贾家已六十多年。从年轻时候到如今,历见了几代兴旺,想当初你爷爷、祖爷爷那辈都是勤勤恳恳持家,不敢稍有懈怠。一转眼到了这辈,子孙们不再谨勤俭约了,皆是安享逸乐,无所作为,那些胡作非为、暴殄天物的事也渐渐的来了,家境一日不如一日,可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时常做梦梦见你祖爷爷、爷爷,脸上多有愧色,也无颜再见他们,好好的一个家被我弄的益发衰微了,心里怎能不惭愧。”说完不禁落下泪来。众人见老太太伤心,忙笑颜劝解。半日,贾母才拭泪勉强笑道:“我今儿是怎么了,唠唠叨叨的没完了,耽搁了咱们钓鱼取乐。”因和丫鬟要了钓竿,由大家陪着,又坐在水边垂钓起来。钓了一会子,也没钓到什么。贾母有些乏了,贾政因命人抬上轿子,由鸳鸯等搀扶着他先回去了。众人又钓了一会子,也散去了。贾府宗族子弟贾敦、贾衍、贾珖、贾璎、贾琛、贾蘅、贾芬等也嬉戏游赏多时,皆散去了。贾母体倦神乏,原拟晚间行酒令猜谜打牌的,也一概免了。另有贾蓉、贾蔷等公府子弟到野外或登高或狩猎,高乐了大半日,到黄昏才收弓而归,原是日日以习射养力为由,借机吃酒赌钱,趁着今日贾母高兴,想效仿往日烹猪宰羊,滥漫使钱,谁知内囊空了多半,叫人去端佳酿美肴,一时却叫不回送菜的,蓉、蔷等都暴跳如雷骂骂咧咧的。那些厨役都来诉冤道:“这一二年旱涝频频,田上的米都交不齐,加上连年蝗灾,年成实在不好。连厨房里去外头也买不回多少新样好菜,且又贵的很,叫奴才们也没法啊。” 贾蓉、邢德全不信,挥拳就要打人,幸被尤氏赶来劝住了。尤氏道:“这倒不是假话,连老太太那里吃的也是白粳米饭,想找几样细米也难了,你们还没见乡下那些庄户人呢,连草根子都快吃尽了,这都是老天不开眼,日后只能将就着点了。”众子弟听他如此说,都笑道:“那里又缺咱们的,贵了多出点钱就是了。”尤氏见这些纨绔子弟全然不知世事,只知斗鸡走狗,不知柴米油盐出自何处,说服亦难,只叹息着走了。

此时蠢物我回想当初在大荒山青埂峰下,因不耐凄凉寂寞,欲临人世享那富贵荣华,只惭道行不深,虽说可以自行来去,无奈地天之广非我能飞的去的,幸蒙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助携来此,得见这般世面。前回元妃省亲,那富丽豪华实难述尽,石头也曾得意未有枉临人世,只惜如今贾家日渐穷蹇清冷,不似以往那般热闹,将来又不知如何,石头已无心滞留,欲离了这里重寻锦衣豪门寄身,故几日来也思量多时,一直未有绝好去处。忽思及一人,顿觉豁然开朗。诸公未必得知,待蠢物细细说来。江南有处甄府,是个富而好礼之家,那等显贵亦可比肩贾门。府中有个公子,与宝玉同名,容貌无二,性情相近,亦属罕事。待蠢物想来,他定也有随身所佩之物,和在下相似。既便没有,我去了他那里,也会欣然接纳。既已思算齐妥,立马动身离了此处去往甄府。趁着夜深人乏,施展本领,腾空而起,往那繁盛京华闹区飞去。一路但见城阙阊阖,楼台林列,好个妙绝人间世,只把石头看的呆了。边行边看,只到了第二日午后申时才到了江南甄府,往大门看去,却也与贾府无两。待进去一看,却吃了一惊不小,只见园里空荡荡的,多处垣断墙颓,花木枯败,好不凄凉萧条。蠢物正在纳闷,忽见前面旷地上,落叶堆燃、寒烟扬起,听见有人哭道:“妹妹,我回来迟了,你死的好惨啊!”匆忙一瞧,只见一个面容憔悴公子正对着一付枯骨泣诉。石头不知甄家出了甚么大事,奇而口吐人言道:“贵府莫非历过一番劫掠不成,公子所泣何人?”公子回头一看,只见一块晶莹鲜润的宝玉离地五尺悬空而言,拭泪讶然道:“怪了,玉石会讲人话,倒唬人一跳。”石头见他貌同贾家宝玉无二,便知此人乃甄家宝玉也,乃道:“吾本是石头城荣国府贵公子贾氏宝玉所配之物,近来闷了出来逛逛,请不要见怪。”甄宝玉道:“倒也怪异。”又道:“吾哭的是我的红颜知己,先我一步而去,吾家先是被圣上下旨抄没,后又遭贼寇入侵,说了亦是无益,不如不提。”石头再三追问,才知他家有个做尚书的四十余岁兄辈带兵打仗,屡获战功,却被奸人诬陷,已经凌迟处死。石头又是惊讶又是嗟叹,忽然从那边走来一僧一道,用些言语机关开导甄家宝玉遁入空门。甄家宝玉听了豁然开朗,感激仙家指点。僧道走后,甄家宝玉对石头道:“吾已万念俱灰,意欲投身佛门,石兄还是回去的好。”石头道:“吾是施展本领才不辞劳苦飞来贵府,消耗了许多法力,若能藏匿公子袖兜,安逸带回贾府,也少用些功力,不必过于劳乏。”便央求甄家宝玉送他回贾家。甄宝玉是个乐善好施的,思量多时,便把它揣入袖内,叹道:“待我先完结俗缘,他日若有闲余,必送你归贵府。”说罢葬了白骨,离开甄家,先去那佛门寺内剃度出家,再将石头送回贾门。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