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旧时真本红楼梦> 26.第一百零二回 冷惜春甘伴青灯佛 洁妙玉泥陷瓜洲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第一百零二回 冷惜春甘伴青灯佛 洁妙玉泥陷瓜洲渡(1 / 2)

 诗云:

林噪蝉鸣渐静息,隐者不问鸾鹤心。

虎落平阳龙潜池,风过梵铃尽悲音。

话说薛蟠被处斩过后,薛姨妈不觉病倒,成日躺在炕上啼哭,思念儿子。宝钗也曾多次劝慰,陪着淌了不少泪。贾蓉、贾蔷几次来山庄找宝钗谈论分割贾府房地的事。宝钗道:“荣宁两府外加大观园竟占了大半条街,若是每人分得一处,也空旷的很。再说如今世道刚刚安宁,城里生意还是冷淡的很,分的这么多房子,开门面也没有人光顾。我先不去住着,你们带兄弟们随意住去吧,我怕宝兄弟回去又勾起伤心事,等再过几年他忘了旧事再搬回去不迟,那么大的地方谁住着都怕。”贾蓉道:“那我就带了弟兄们先住进去,把大观园都留给你和宝叔了。”宝钗道:“正是如此。”于是蓉、蔷带王仁、倪二、柳湘莲、卜世仁及众弟兄搬了进去。外头有赁屋的也都打了钱住进来,租金由蓉蔷收了。宝钗仍陪宝玉住在紫檀堡读书。宝玉一时读的烦了,和他吵了几句嘴,不肯再读,宝钗便软硬兼施,让他收心。宝玉不想跟他吵闹,只得暂时依了他,一时也说不尽。

话说妙玉自那回离了贾府往东路而来,经过常熟,因与当地一个老尼姑是旧相识,就住在他庵里,此尼乃长安师傅之同门师妹,好生收拾了庵堂让他住下了,把随身所带日用物品同珍稀古玩都锁在妥当之所,因当初受师姐之托,若有日见了妙玉,定要体贴善待,妙玉一时安心住了下来。同庵的还有几个小尼姑,生性俏皮贪玩,见来了一个标致师姐,都笑呵呵去问候他,孰料妙玉为人孤僻高傲,凡俗夫庸辈皆看不上眼,只是冷冷对待诸位,把诸尼惹出一腔忿怨,都不愿理他。时有当地富贵人家太太小姐来庵里敬神,听闻这里来了个气度不凡的富家小姐带发修行,都来他庵里拜访,都被他嗤之以鼻概不相见,就是某人生生硬闯入他室里看他有多么傲慢,他仍是一语不发,一时烦了,就下起逐客令来。从此,本地官宦女流皆嫌他清高,不再来探看,一时传开了,本地好多大富人家都知道这里有个出奇高傲的尼姑了,且说当地有诸多纨绔子弟听闻得妙玉容貌绝色,气度文采风流,都慕名而来,都被老尼姑好言劝了回去。众子弟闲了聚在一处饮乐,都口口相传妙玉的风采,议论他的出身和容貌,个个有艳羡之心。这日大家聚在某人大堂宴乐,又提起妙玉的人品风度,个个舔嘴咂舌、摇头晃脑,竖起拇指夸赞,忽有家奴来报,说本地最有财势的陈富豪之子陈也俊同家奴赶来赴宴,都整衣正冠出去迎接。说话间已见一个翩翩风度俊雅公子进来了,都拱手抱拳笑道:“贵客降临,不胜荣幸。”原来这陈也俊家大业大,亲友都是官宦之门,人品出众,德行良好,不比那些粗俗鲁莽纨绔公子,文采更是一流,多少官宦小姐都想同他攀亲,可惜此人心高气傲,暂未看中那个。待他坐好一同吃酒,有人提出每人作诗一首,都用纸誊了,拿与那庵堂里的妙玉小姐赏阅,陈也俊早听闻妙玉名号,当即兴动挥笔三首,令一小奴拿往庵堂交与妙玉小姐,小奴奉命赶往庵堂,被老尼姑挡住,不肯代交妙玉,家奴便把陈也俊所托的银两塞与老尼,老尼姑眉开眼笑,当下便把诗拿到内堂交与妙玉看,说是自己所作,妙玉接来细细看了,写道是:

其一

兵败诏下已数年,将士不见风吹边。

朱门零落易歌舞,清风狂放恨无限。

中原亦存壮士心,江东尚多弟子愿。

遗民血泪盼国复,誓灭胡虏梦未阑。

其二

河山飘絮憾难灭,九州恨同耻未雪,

故人尚节死慷慨,今士偷生泪悲嗟,

百年心事负君渃,万里功名叹凄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