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康熙> 006. 忽悠太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6. 忽悠太后(1 / 2)

 康熙终于把翰林学士们打走了,闲来无事,翘起二郎腿,开始努力回忆脑海中有关正版康熙皇帝的生平,心中粗略过一遍那些传说中的丰功伟绩。

除鳌拜,废止圈地,平定三藩。

开放海禁,收复台湾。

抵抗沙俄入侵,讨伐葛尔丹。

现在是康熙二十年,“鳌拜”早就化灰不用提了。“跑马圈地”随后也就禁止了。

“平三藩”这个项目已经进行到后期收尾阶段,估计不需要皇帝太操心了,反正手底下养那些个将领也不是吃干饭的。记得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时候,印象里好像有个周培公挺出名,却不晓得现实中究竟是不是真的。说到行军打仗呢,倘若要饷给饷,要粮给粮,旁的也不必担心,明年肯定能搞定吴世璠啦。

至于“开放海禁”的事儿,康熙估摸着,得向邓爷爷学习,回头也到地图上一边唱着春天的故事,一边在东海、南海旁,找几个沿海城市画上特区开放的红圈圈。

“收复台湾”,那肯定得重用水师提督施琅。他和郑家是生死对头,一心要复仇,在《鹿鼎记》里他还上竿子哀求着,给韦小宝打造了一只金饭碗呢。

后来“抵抗沙俄入侵”那事儿,很有点邪乎。清兵大炮型号陈旧,没有犀利火枪,光采用人海围困战术,根本就没攻打下雅克萨城。后来倒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也挺稀罕的,论不上成功与失败。

“讨伐葛尔丹”最令人头疼,这个活儿不爽利。康熙皇帝自己御驾亲征了两次都没成功,最后还是他孙子乾隆搞定的。

康熙心道,皇帝亲征的事情可得从长计议。他曾经骑过马的唯一经验,是去内蒙古旅游时,赶鸭子上架临阵学习的。提缰绕着马场慢跑几圈,“朕”尚能勉强凑合,暂且维持马上皇帝的光辉形象。倘若去草原沙漠上驰骋,还要纵马射箭?想都甭想。东征西讨、排兵布阵,也全不是他的强项。康熙他老人家就只会坐在办公桌后面算算账,当部队后勤的军需总管还能忽悠一阵儿。

康熙皇帝合计了好半天,终于抓住了若干历史问题隐含的重点。但凡和造船出海、用兵打仗、民生大计相关的业务,项目统筹运作起来,其实说白了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字儿:“钱”。

有“钱”啥都好办!没“钱”干啥都难!

一想通此节,康熙同志又有点上火。前生自己不成功成了仁,就是碰到“钱”字儿上憋屈。转世当了万人之上的皇帝,怎么还要为了“钱”犯难?

难道做皇帝,就一定要兢兢业业吗?学习隋炀帝过风流奢靡的舒服日子,不可以吗?传说中康熙的老爸顺治,他不也是为了女人,想要跳槽改行当和尚吗?

康熙思量踌躇了好半天,终于一握拳,摆出厉兵秣马的战斗准备状态,使劲鼓励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