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康熙> 090. 碧衔方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90. 碧衔方遒(1 / 2)

 昨儿晚上康熙皇帝百无聊赖时,已经架构出了相关事宜的条款细则。康熙命人把张玉书召来后,便让他根据皇帝亲手涂鸦的草稿,整理出《关于赴日海商招投标办法的意见章程》。

张玉书趴在南书房侧厅书案上一边默默整理阅读康熙的手稿,一边心中暗暗称奇,也不知皇帝如何想出这些厉害的句句道道,既让那些商家受到朝廷约制,又不会无利可图,势必要与朝廷分享收益。这个海关局、进出口贸易报关的具体细则,头一回见识,真不知如何操办才妥贴。

张玉书哪能猜到,康熙昨晚承受了一点小小委屈,无有幻想中的美人温玉抱暖怀。皇帝的郁闷不能在皇室内帷得到疏解,便想要去朝堂外界寻个泄。

譬如康熙皇帝心中,原本已经内定赴日海商其中一家为张原范氏。忽然他就改变了主意,不想让范家痛痛快快拿下这宗长期外贸生意。总之都给朕去参与一下投标、竞拍吧,价高者得之。倘若那范氏自己本事,定了个高价直接标下便罢。如若范氏失标,大不了最后再让一个高标底与他家,末了现改也可。总之以皇帝角度来看,自己是绝不会吃亏的。

范氏被这位穿越的康熙皇帝杠上,也说不准是幸与不幸。真实历史上,张原范氏也是获清朝皇室批准经营赴日贸易的,而且那是一家独大,无人与之争锋。后来范氏的生意确实做到了极致,张原范家老宅的奢华,在当地曾有“小金銮殿”之说。不过乾隆末年范家破产后,就被历史无情湮没,所谓盛极必衰罢了。或许范氏太过招摇、触怒了当权者、被整破财也很难讲。

康熙皇帝虽然支持山西商人创业致富的商路,但并不想纵容其中任何一家独占鳌头。康熙始终认为良性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共同展,而垄断却会产生被挟制的弊端。独家垄断的贸易,定价权都由一家说了算,市场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活力,顾客也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康熙决定暂时选择两家海商,三个和尚没水吃,还是两个和尚左右平衡、此消彼长、更好掌控。

如上,所谓相对公平、多方制衡的理解,康熙深有感触。不光朝堂诸事,即使深宫内帷众女,也逾不过此节。因康熙能切身体会到那股来自于内宫中无形的压力。康熙很理智的思考,他认为自己存在于一部古代现实生活剧,绝不是现代言情小说剧。很多事情的决定,或许皇帝君主的身份确实能够肆意而为,但康熙不想太放纵自己,他其实很担心会生某种未知情节与走向,得出意料之外的结局,令他无法承受。

譬如对待卫良懿之事,康熙肯定压抑了自己内心真实想法,默默遵循着皇宫法则,并没有感情用事。因从前看还珠格格时,一碰上皇后和容嬷嬷出场,便令人十分郁闷。再回想起容嬷嬷对付紫薇的狠厉手段,夹手指、拿针扎、扎腰眼、扎脚板……,全是不伤体面、痛彻心扉的狠招。

康熙一想到那些宫斗争宠的阴暗手段,惊得汗毛都竖起来。他绝对不希望那些情景会生在自己身边,生到卫氏身上。即使他真就是康熙皇帝,他大可以象电视剧里演得那样,经常事后怒气冲冲、前去拯救可怜的“紫薇”。但是“紫薇”毕竟要承受几个月痛苦,说不定从此以后她再也不能弹琴。小说情节太狗血,毛笔涂鸦很方便。朕的现实生活,还是尽量事前避免为好。

如果换个中立的角度想,那个容嬷嬷只是想维护正宫皇后的权益,而正宫皇后和嫡皇子十二阿哥所遭受的冷遇,如果搁到真实版本的清朝皇宫里,也是很不正常的状况。早死的顺治帝倒是曾经干过宠妾灭嫡的行径,所以太皇太后会对那个儿子又爱又怨,深恨他的荒唐。

即使康熙是个男人,他也能体会太皇太后中年丧子的悲痛;也很理解皇太后刚结婚就被顺治皇帝直接撂挑子的愤怒;也真切感受到佟贵妃被前康熙精神冷落的万般幽怨。康熙晓得自己就是处在婆婆与众多媳妇之间的三夹板,所以康熙做人很识趣。朕不会硬往女人们的伤口上撒盐;朕努力保持平衡中立;朕尽量不去偏向。倘若伤着哪一位都很心疼,大家肯维持和平最好。

康熙渴望在内宫中维护世界大同和谐境界,所以他就不负责任把总商会的水潭搅到沸腾。

王永龄才被委以京都【总商会】第一届秘书长的重任,百事待兴正忙得不可开交。租赁办公场地,采买家具,设计招牌,雇佣管事杂役……。因为总商会第一笔启动运营资金,就是王永龄自己事先说好要缴纳的会费一百三十八两银,所以小少爷事事精打细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