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康熙> 134. 天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4. 天灾**(1 / 2)

 1680年的仲夏季,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是喜忧掺杂、备受煎熬的时期。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当康熙初初得知卫氏怀孕、尚来不及欣喜之余,便听说因内宫嫔妃倾轧、差点失去那个孩子。当康熙在南书房坐等了两个时辰,终于得喜报知,成嫔又为大清皇室诞下一位健康的小阿哥。添丁入口且母子均安,自然是令人高兴地消息,然而康熙皇帝还来不及替七皇子想名字时,江南诸府却陆续传来邸报,奏称江南一带入夏大水,平地高数尺,邑田全淹,秋收不能。

康熙皇帝望着御案上一如雪片纷至迭来的折子,登时心火骤升,彻夜难寐。原本以各地方官居功揽财、报喜不报忧的惯例,坐在紫禁城里高高在上的君王,或许还不能及时得知千里之外平民百姓被水淹的疾苦,偏偏此时也是赶巧,皇帝派得钦差大臣汤斌和副使纳兰成德,正耽搁在江南道,催缴大小官员的白条欠银。

豆腐汤擎着一张京中传来的黄绫圣旨,逼得众多官员们四处典屋卖地筹措饷银。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此刻风头上,不还也实在不行,圣旨有令,清清楚楚写得明白,还不上欠款就把顶戴革去,那可就一辈子再没有翻身捞钱的机会了。目下最最要紧之事,暂时先得把亏空填上,哪怕是挪东墙补西墙,借高利贷也是必须的。

只三五天工夫,有投机者便衍生出一门新的金融工具,形似短期拆借,利率百分之二百至五百不等,放款对象专门针对的是江南道各处知府、同知、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诸多官员,只要有田产铺子或首饰抵押,但凡顶戴官位还在,只要钦差大臣一走,本钱肯定是收得回来的。

人算俱不如天算,老天爷憋屈地掉眼泪了,哭得稀里哗啦。

苏州夏大水,大疫。吴县yin雨。

江阴六月大雨积甸,平地水高数尺,漂没庐舍,人死者不可胜计。

无锡大水,漫及惠山之麓,田尽淹,民庐多坏,舟行不循故道,百姓饥不聊生。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常熟大水,平地高数尺,行船入市,田庐漂没。

吴江五月六月大雨,七月连雨数十日,八月复大雨。

昆山八月二日夜大风雨彻旦,民居中积水,米价踊贵,二十三日yin雨五昼夜,禾苗苗俱淹。

太仓yin雨累月,木棉禾豆皆烂。

青浦五月大水,八月大疫。

湖州夏秋大水,八月太湖溢。嘉兴大雨水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