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进程往往会受到一些很微弱的因素影响,比如一次不那么重要的战斗,或者是一道看起来并不重要的命令。
九月二十一日,谈仁皓收到了由帝国外交部转来的一条消息(仍然由情报处转送)德皇威廉三世在二十号下午两点(柏林时间)正式通过了内阁海军大臣提交的动议,德国潜艇恢复在北大西洋作战巡逻,重新开始无限制潜艇战。
“德国人肯定疯了!”
郝东觉快步冲了进来,“仁皓,快看看吧。这下好了,不用我们动手,德国就将逼着美国参战!”
谈仁皓笑着把一份报纸丢给了郝东觉。“报纸上已经刊登出来了,德皇下令恢复无限制潜艇战,这下北大西洋上的好戏要上演了!”
“德国人太疯狂了!”
郝东觉一屁股坐了下来,将才拿到收的,还盖有外交部印章的文件丢在了桌子上,“就这一点,美国都不会再置身事外,如果德国潜艇不小心干掉了一艘美国驱逐舰的话,那美国就有充足的理由向德国宣战。”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是不是?”
谈仁皓并没有那么激动,“如果德美宣战的话,那我们也会被卷进去,而帝国肯定会加强海军投入,说不定,我们还能够主动进攻。这样,美国就将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与我们开战,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开始了,是不是?”
郝东觉微微皱了下眉毛,然后笑了起来。“看来,我们应该给德国人打打气!”
“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的!”
谈仁皓站了起来,“如果有人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话,那么德皇肯定会改变他的命令。”
“什么意思?”
郝东觉立即走到了谈仁皓的旁边,有点不解的看着谈仁皓。
“上次我们已经说过了,现在帝国的重点是先干掉俄罗斯,帮助德国稳定住欧洲战场上的局面。是不是?”
谈仁皓拿出了香烟,先给郝东觉点上了一根,“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的话,这肯定是严定宇元帅提出的战略计划,而且已经被薛希岳首相采纳了。首相采纳陆军的战略计划不仅仅因为首相出身于陆军,还因为帝国的现实战略需要。如果此时美国参战,帝国不得不再次将重点转移到太平洋战场上来,无法集中力量干掉俄罗斯。只能通过牵制俄罗斯,让德国再坚持几年。也许,这不是坏事,可是在短期内,我们的压力将会很大,必须面临两线作战,同时还要扶持德意志帝国与波斯帝国。帝国能否承受住这么大的战争压力,也许连首相大人心里都没有底。”
郝东觉微微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他的进步也很大。显然,这正是帝国先放下美国。转移重点地根本原因。如果美国现在参战。帝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的艰难局面。薛希岳首相肯定希望先消灭掉俄罗斯帝国,解决掉后院的威胁。再转身对付美国。这个战略计划没有错,可战争不会因为一方的意志而做改变。
“也许,首相会向德皇施加压力的,让德国暂时别做这种愚蠢的举动。”
谈仁皓在房间里来回走动着,他刚走到门边,一名参谋军官就推开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将军,元帅回来了,让你马上过去,另外,参谋长也在开始去了元帅的办公室。”
谈仁皓一愣。这才想起校长回海军司令部的事情。原本聂人凤计划在十九号就返回海军司令部,可这个时间延迟了几天,昨天才发来消息,他将在今天上午返回海军司令部,同时还将部署海军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
“东觉,你把这段时间地工作报告总结出来,下午送过来。”
谈仁皓立即去拿起了军帽,“也许元帅给我们带回来了一些好消息!”
聂人凤带回来地不仅仅是好消息。当谈仁皓走进了元帅的办公室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气氛有点不对劲。甘永兴一副面红耳赤地样子。而校长则仍然将双手叉在胸前,一副很祥和的样子。
“少将,快坐吧!”
聂人凤起身迎接了谈仁皓,还去冲好了一杯咖啡。“这是起京城的时候,翁一鸣将军给我带回来的南美咖啡。怎么样,对新位置还感到满意吧?”
“校长,你太客气了。其实,留在海军司令部也不错,至少可以经常去码头上看看战舰!”
谈仁皓笑着接过了咖啡杯,“校长,这次首相大人有什么新决定吗?”
“开始我已经跟永兴谈过了。”
聂人凤将烟盒放在了谈仁皓的面前,然后才坐了下来,“开了十几天的会,头都快炸了。有的时候,我还真是羡慕那些内阁官员,他们好像都对会议有免疫能力一样,我可不行,人老了,听那些政府报告简直是在受折磨。”
谈仁皓笑了起来,这次聂人凤不但要与内阁首相商讨帝国的战略走向问题,还要参加一年一度的内阁全体会议。海军司令也是海军部长,是帝国内阁成员,虽然平时不出席内阁会议,可每年的九月份或者是十月份,都要去参加内阁地全体会议。
“实际上,情况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糟糕!”
聂人凤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眼甘永兴,“变风是肯定的,这从首相大人否决了成立第四个战略打击军上就看得出来。虽然日本还没有投降,但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其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首相还同时否决了陆军提出的登陆日本的作战计划,同时让海军拿出一份用最少兵力,迫使日本投降的作战计划来。这个任务,我已经安排给了颜国忠上将,让陆战队具体负责。如果战略轰炸最后无法迫使日本投降的话,那我们就会用上陆战队。”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甘永兴在旁边嘀咕了一句,在聂人凤面前,他永远是个学生。
谈仁皓立即看了甘永兴一眼,他也有同样地感觉。
“对,这不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