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京剧天才
配音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声音的表达甚至比神情的表达还要更加难,因为人类对声音太过敏感和苛刻了,稍有瑕疵就容易出戏,而且因为不露脸,出头太难,在演艺圈中配音演员在圈内地位还可以,但是在普通观众眼中基本都是透明人。?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
稍微有点想法的,都不会选择这个行业,导致业内配音人才稀缺,戏曲没落之后,倒是又不少戏曲演员转行做了配音糊口。
戏曲演员扎实的唱念技巧,要比一般专业院校出来的配音演员还要靠谱一些,只不过有时候免不了有一股戏曲味。
梅少爷倒是也经常配音,不过不是为了糊口,是为了京剧,很多梅家的带子都是梅少爷录制的,所以对于这项工作并不算陌生,唯一有点不适的就是英文配音。
梅少爷从小在洋学校上学,老师都是地道的英吉利绅士,所以口语什么的都十分地道,后来又经常出国表演交流,对话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配音又不只是对话那么简单,还要按照人物情绪来。
最重要的是人物情绪的转变是零碎的,没有唱戏那种连贯渐变的情绪,老爷子苦恼了好一会儿。
“您就按照咱们戏路子配。”王耀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既然是华夏特色的本土电影,虽然是英文配音,但是也得按照华夏的文化特色,就用戏曲调说英文,也不管什么伦敦腔,纽约腔了。
梅少爷扶了扶耳麦,看了眼王耀“那我就听你的了,砸了可别赖我。”
“您这说的什么话。”王耀轻笑道“您按照自己的来。”
梅少爷笑了笑,拿着台本对着麦克,一边看着屏幕上播放的动画,一边开始配音。
收音的张导帮忙找到专业录音师收音,王耀最后自己剪辑。
梅少爷还带来了个小家伙,是梨园行最近两年声名鹊起的小家伙,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六岁登台便得到了全国京剧业余组一等奖,被誉为京剧界未来的扛鼎大才。
而且这个小家伙还是唱须生的,也就是老生,黄忠杨子荣哪一类角色,一个六岁还没变声的孩子,能出那种沧桑低沉的唱腔,这才是真正的祖师爷赏饭吃,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就算打娘胎里开始唱,也才六年光景而已。
王耀是因为有了系统才变成天才的,但是依旧不太了解这种天生的天才,可能就是传说中肩负着某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而这个叫6地园小男孩,生下来就是为了京剧。
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的出现,对于整个戏曲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大好事儿,虽然不是迷信,但是也证明了天不亡京剧啊。
6地园后来到了京城在梨园学院进行专业训练,这些年俨然有了大家之派,也是京剧界里的年少‘大角’,深受老艺术家们的喜爱。
这次梅少爷把他带来给王耀见见,也算是打个照面,毕竟现在梨园行内要问谁展的最好,写出几十个曲种的‘王辜’是当然不让的。
一个大角固然能养活一个班子,但是一个戏曲家能养活一个曲种,从样板戏之后,梨园行的风气变幻莫测,但是毫无疑问,没有一部能在民间真正掀起风浪的剧目出现,也就是自己跟自己玩的开心,在民众基层基本失去了影响力。
王耀去年的《武训传》像是春风拂面,给渐渐沉寂的梨园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武训传》火了之后也刺激不少剧团,都推出了一些新本子,可惜也只是在当地红火一阵,没有更大的影响力。
现在在行内,虽然对《武训传》的批评声依旧存在,但是大多数人已经默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王辜简化通俗形式的创作,似乎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则。
京城戏曲协会前几个月还给他安上了一个‘新戏曲改革第一人’的名头,不过目的是为了引神秘的‘王辜’现身,可惜王耀在忙着电影的事情,没有收到消息。
“师哥,你这动画片真好看。”6地园长得虎头虎脑的,眼睛黑亮如同黑曜石般璀璨,身材壮实。
“哪儿好看?”王耀笑着问道。
“哪都好看。”6地园偷偷瞄了眼录音室里的梅少爷,在王耀耳边小声说道“我们学校可穷了,连个电视都没有。”
王耀哑然失笑,戏曲学院虽然不如一边学校富裕,但是绝对谈不上穷,经费都花在孩子们的营养上了,毕竟练功太苦了,营养跟不上不行,不安排电视是因为害怕影响了孩子们练功。
关于这个规定,王耀倒是觉得有点不妥,这个时代的孩子不通过电视来了解世界,以后出了校门会吃亏的,尤其是戏曲学校这种封闭教学模式,一年孩子基本上只有几次假期能回家,父母也不能经常探访。
“那你就好好学习,出科赚钱了把你们学校都配上电视机。”王耀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们老师估计安了电视也不让学生们看。”6地园吐了吐舌头,嘴里哼着小段。
王耀听了听,是他前几天给梅少爷《英雄》的京剧唱段,没想到这孩子竟然已经能哼出来了,而且十分熟练,果然天才。
“这段你给改了?”王耀听了会儿,品出了味儿,打断他。
6地园收回看动画片的目光,抓了抓头“啥?”
“我是说,你刚才哼的那段秦王三问,是不是把流水给我改成戈阳腔了。”王耀问道。
6地园愣了下,又哼了一遍,抓了抓头“好像还真是,我没注意唱错了。”
“唱的不错,可能是写错了。”王耀笑了笑“你就按照你的唱,我觉得挺好听。”